【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46歲的葉女士最近體重驟降10公斤,且感到頭暈不適,原本以為是壓力或過勞導致,就醫詳細檢查,發現膽固醇指數飆高,已經影響心血管與全身健康。此外,醫師也發現葉女士患有高血壓,已服藥多年,但近期血壓穩定自行停藥,埋下健康隱憂。經檢查進一步確認,葉女士高血脂的狀況已加劇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叮嚀要按照醫囑按時服藥控制,並建議需要立即調整飲食習慣、建立規律運動習慣,並定期追蹤血脂數值,避免健康惡化。
三高威脅潛藏日常 高比例患者未察覺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家醫部主任陳怡成說明,「三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高膽固醇)。這些慢性疾病相互關聯,若未及時控制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及腎臟病變等併發症。許多患者因血壓恢復正常便自行停藥,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陳怡成主任指出,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藥物的目標是穩定血壓,而非根治。擅自停藥可能導致血壓反彈升高,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或腎臟衰竭的風險,所以慢性病需長期監測與控制,遵循醫囑規律服藥,搭配健康生活習慣,才能有效降低併發症風險。
健康生活與定期健檢 雙管齊下防三高
陳怡成主任表示,國健署推動的「健康台灣333」政策,提供遠離三高威脅的3大核心原則,就是「每天運動30分鐘」、「健康飲食3低1高」、「每年至少量血壓3次」,鼓勵民眾把健康的生活態度內化成為日常習慣,從簡單易行的運動做起,如走路、爬樓梯、游泳或騎單車等,讓自己每天都能規律運動、享受運動;同時,三餐飲食以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為原則,減少壞膽固醇、過多的精製糖、重口味對身體日積月累的負擔及危害,也要定期量測並記錄血壓狀況,才能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陳怡成主任也提醒,自今年1月起,國健署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適用年齡下修至30歲,並新增「尿酸檢驗」等項目,讓更多年輕族群能及早發現健康問題,進行預防與改善。
【延伸閱讀】
合併三高者腎功能異常比例高達3成! 掌握護腎8招預防「腎」於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9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