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丁倩/台北 報導】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地震震不停,居民與遊客已緊急登上渡輪撤離。根據統計,該地區在過去兩週已累積超過1300次有感地震,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表示,這是自1995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群發性地震,未來仍可能出現規模6以上強震,並警告地震活動「恐將長期化」。與此同時,一則來自漫畫的「預言」再度引爆社會恐慌。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出版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見圖),因「預言」與吐噶喇列島近期頻繁地震巧合,引發「災難將臨」的網路謠言與社會恐慌,而官方多次闢謠,龍樹諒本人則澄清「純屬夢境」!
面對輿論熱議,日本氣象廳與多位地震學專家多次強調,此說法「毫無科學根據」,並指出現有技術只能提供數十秒的地震預警,或長期概率評估,無法準確預測某日某時發生地震。龍樹諒本人亦於2025年6月出版新書《天使的遺言》親自澄清:「7月5日只是夢境的日期,不是災難的預測」,並表示書中內容被出版社加以渲染炒作,添加精確時間並非其本意。但7月5日的「預言」不算成真也被網路罵翻!
儘管官方一再闢謠,民眾恐慌升溫,搶購潮與旅遊退訂潮雙重發酵,恐慌情緒在日本境內迅速擴散。東京、名古屋、大阪等地出現超市搶購潮,防災包銷量暴增三倍,羽田機場出現大量人流湧入,日本氣象廳官網因流量暴增一度癱瘓。部分國際遊客取消或延後行程,鹿兒島、熊本等地航班大減,大阪世博會預估來客數銳減。有日本經濟專家預估,此次事件將造成日本經濟至少5,600億日圓(約新台幣1,167億元)損失。

專家示警地震恐非短期可平息,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指出,吐噶喇列島地震活躍區正逐步向西擴展,顯示可能與岩漿或水等流體移動相關。東京科學大學地震學教授中島淳一指出:「此次地震活動呈現區域擴張特徵,暗示地下存在流動性物質參與其中。」鹿兒島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中尾茂表示:「不論強度還是頻率,都是前所未見,即便平息也可能需要以月計。」他認為,目前尚無明顯趨緩跡象,未來數週仍有可能發生規模6左右地震。
地震學家普遍認為,群發性地震與地殼結構不均與流體活動有高度關聯。鹿兒島大學副教授八木原宏也指出,吐噶喇列島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地形特殊,地震與火山活動息息相關。委員會主席平田直則強調,吐噶喇列島的群發地震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結束,居民與遊客仍應提高警覺,做好防災準備!(照片翻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