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大陸電商界掀起一波重大變革。包括淘寶、拼多多、抖音在內的多個知名電商平台,將集體全面取消「僅退款」功能。此舉意味著,消費者在收到貨物後若欲申請退款但不退貨,將由商家自行決定是否同意。
「僅退款」功能最初由拼多多於2021年推出,隨後京東、淘寶、抖音、快手等電商平台相繼效仿。然而,在今年兩會期間,政府相關部門表示將針對平台濫用「僅退款」功能,導致商家面臨貨款兩空問題進行「治理」。
各大電商平台已多次就「僅退款」功能進行商討修改。據悉,審核完成後將正式公告全面取消該功能,為期4年的「僅退款」時代即將落幕。
值得注意的是,淘寶天貓早在去年7月就率先對「僅退款」規則進行優化,打響了「反內卷」的第一槍。目前觀察,多數電商平台的售後服務中仍保留「退款無須退貨」和「退款退貨」兩種選項。然而,隨著「僅退款」功能的退場,平台將只保留「退款退貨」功能,至於消費者收到貨後是否可以退款不退貨,將由商家與消費者自行協商。
此次變革無疑將對消費者權益造成一定影響。過去,「僅退款」功能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和便利,尤其是在收到不符合預期但不便退回的商品時。然而,這一功能也曾被部分消費者濫用,導致商家利益受損。
專家指出,取消「僅退款」功能可能會導致消費者在網購時更加謹慎,同時也可能促使商家提供更優質的商品和服務。然而,這一變化也可能引發新的爭議,例如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協商糾紛等。
此外,這一政策變化也反映了中國政府對電商行業的監管趨勢。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如何平衡商家利益,成為政策制定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隨著電商平台的這一重大調整,消費者、商家以及整個電商生態系統都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未來,如何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維護商家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
本文由《品觀點》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