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千萬不要放棄治療
「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阿母,我阿榮啦!」「平平十六歲,哪A差這麼多。為了孩子的健康,請吃北港六尺四,舉人的喔。」「小護士,小護士,面速力達母。」「少林武功蓋天下,出名傳統武功藥,十八銅人行氣散散散……。」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經典的藥品廣告。
現在如果要去日本旅行,大概每個人都不會遺漏逛藥妝店這個行程。日本的藥妝店幾乎可以當作百貨公司來逛,因為他們的成藥種類五花八門;而成藥種類之所以那麼多,就在於日本的醫療費用很高,感冒頭痛這種家常小病,直接到藥妝店購買成藥來治療,相當方便又節省醫療支出。
在還沒有健保的時候,台灣的成藥市場規模很大,不管你是香港腳、胯下癢、便祕或是肝不好,老人體弱沒元氣、囝仔半暝罵罵號,通通有藥,通通能治。甚至到現在有了健保,台灣人對成藥的依賴依舊不少,藥品的發達也讓「代言人」遍及海內外甚至動植物界,有本土派永不退伍的阿兵哥阿榮,中國傳統武術代表少林銅人,以及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幫你擦藥膏的小護士,還有一隻會說「你感冒了,你感冒了」的鸚鵡,萬金油上的虎標,以及大家熟知的川貝、枇杷等藥材。
有病就該看醫生?
西醫西藥出現在台灣的歷史並不長。跨在北回歸線上的台灣,氣候高溫多濕,風土病多,衛生條件也不是太好,早年民眾一旦生病,習慣求助於漢醫,也有人會求神問卜、拿藥籤,雖然當時也有馬偕、馬雅各等人代表的教會系統帶來西式醫療,但是真正接受西醫診治的人數還是很有限。根據1898年的統計,當時的台灣人醫生1070人中竟然只有24人是西醫,漢醫人數則高達1046人,即使在日治初期,漢醫人數依舊獨霸醫界。
另一方面,日本人來到台灣之後發現,比起抗日民眾更可怕的敵人是台灣的蚊子和瘴癘。第一批來到台灣的日本近衛師團,官兵在台陣亡的最主要因素竟然是疾病,對他們來說,台灣真的是個「鬼島」。面對棘手的衛生問題,醫療體系的建立,可以說是當時最要緊的事情,總督府對此委實花了很大的心力。根據《台灣の衛生》一書的記載,總督府當年度馬上在大稻埕成立了「台灣病院」,後來又陸續在各地成立醫院作為醫療的堡壘,截至1935年為止,台灣各地的府立醫院共計有12所。
此外,日治初期總督府雖然曾向日本國內招募醫療人力,但是緩不濟急,因此轉而在1896年頒行「台灣公醫規則」,開辦公醫制度,透過公醫診療所培訓公醫投入地方醫療的工作。隨後在1897年成立「台北病院附屬醫學講習所」、1899年設立「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加速培養在地醫療人才。同時,為了讓舊時代的醫療人力可以繼續發揮功用,並且將他們統一納入管理,總督府准許過去的行醫者,在通過總督府辦的考試之後,仍然可以繼續行醫,且稱其為「醫生」;而接受了醫學校教育,領有執照的醫者稱為「醫師」。所以,我們現在習慣的就醫行為,準確地來說,不是「看醫生」,而是「給醫師看」。
那麼,過去仰賴神蹟或漢醫的民眾,又是怎麼接受西醫的呢?
為了養成民眾接觸西醫的習慣,總督府學校教育中也用力不少。在日治各時期所使用的教科書中,可以看到有關培養衛生觀念的課文,也不乏鼓勵接受西醫診療的文章。例如,在1910年代使用的《台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中,有一篇叫做〈醫者〉的文章:阿通和阿牛兩人一起在熱天到河邊玩,回家之後兩人都生病了,阿通馬上請醫生診療,兩天後就痊癒了;相反地,沒去找醫生就診的阿牛光靠求神拜佛,4、5天後病情越來越惡化,前去探病的阿通要阿牛趕快去就醫,醫生說「因為沒有馬上來看病,沒辦法很快康復。」故事主角阿通和阿牛顯然都是台灣人,這篇文章透過對比兩個台灣人的醫療經驗,呈現出西醫才是快又有效的醫療方式。
本文摘自玉山社《台灣史不胡說:三十個關鍵詞看懂日治》
【更多資訊請上《玉山社出版公司》;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