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若不好,免疫和代謝功能就下降!中醫主任公開4種「補腎氣食物」,怕冷、腰膝痠軟就吃它

腎若不好,免疫和代謝功能就下降!中醫主任公開4種「補腎氣食物」,怕冷、腰膝痠軟就吃它

良醫健康網 2025-07-11 09:00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表示,中醫將根據個人體質,對症調理,改善身體內的環境,也可搭配穴位按摩,如土水穴、花骨四穴,可控制食慾、改善體態。(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身體質量指數越高,發生末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越高。」花蓮慈濟醫院中醫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表示,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越高,末期慢性腎臟病風險也越高,其中BMI大於35的重度肥胖者,進展到第4至5期慢性腎病的風險為正常體位者的3.1倍。

「腎為先天之本,水火之臟」賴東淵主任提到,中醫認為,腎虛會影響人體免疫與代謝功能。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顯示中醫預防重於治療,透過養生、保健與調理,可維持健康,降低疾病風險。

怕冷、腰膝痠軟、口乾失眠?補腎食材大公開

賴東淵主任指出,可適時攝取補腎氣食材,如黑芝麻、黑豆、山藥、桑椹子等;若屬腎陽虛(怕冷、腰膝痠軟)可選用肉蓯蓉、巴戟天;腎陰虛(潮熱盜汗、口乾失眠)則可選用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等,必要時配合中醫師處方,進行陰陽雙補調理。

脾濕型、胃熱痰阻型...從症狀判斷你是哪種體質

對於體態的改善,賴東淵主任說,中醫將根據個人體質,對症調理,改善身體內的環境。

  • 脾濕型:脾功能運化水濕差,易出現水腫、疲倦、消化不良,可以透過中藥促進水液代謝。
  • 胃熱痰阻型:體內濕熱重,胃火旺,常食慾亢進、口乾舌燥、便秘、失眠及痰多,則可藉由藥物促進排便,並清除血液中的代謝廢物
  • 肝鬱氣滯型:壓力大、情緒鬱結,影響氣血運行,造成食慾失控、代謝不順,中藥可調暢氣機循環。

針對上述體質,也可搭配穴位按摩,如土水穴、花骨四穴,可控制食慾、改善體態,同時也能搭配花蓮慈院中醫部研發的「福慧纖體茶」輔助,茶飲內含車前草、山楂、黃耆、陳皮、荷葉等,可補氣健脾、清熱利濕、消食化積。

吃中藥等於以後要洗腎?

「醫師,吃中藥是不是等於以後要洗腎?」賴東淵主任提醒,坊間來路不明的補藥物可能造成腎臟損害,須認明合格的中醫師,並經由中醫師診斷後開立的科學中藥,對於患有慢性腎臟病的病人身體調養是有幫助的。

賴東淵主任呼籲,改善體態切勿過度節食,每日熱量攝取不可低於1200大卡,並應尋求專業醫師與營養師指導,才能兼顧體態、腎臟與整體健康。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林勻熙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豐原五口命案重大新進展!檢警搜索當鋪約談6人 2人涉重嫌移送複訊
豐原五口命案重大新進展!檢警搜索當鋪約談6人 2人涉重嫌移送複訊

中天新聞

快訊/國民黨團提普發現金一萬元 立院三讀表決通過
快訊/國民黨團提普發現金一萬元 立院三讀表決通過

上報Up Media

影/百年交情一夕破局!台南西羅殿宣布與普濟殿斷交 王醮活動突爆衝突
影/百年交情一夕破局!台南西羅殿宣布與普濟殿斷交 王醮活動突爆衝突

記者爆料網

震碎三觀!水逆前夕「道德淪喪無底限」 唐綺陽警告1事
震碎三觀!水逆前夕「道德淪喪無底限」 唐綺陽警告1事

TVBS新聞網

68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