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田文創和玉山社出版社共同企劃的「島上生活」系列講座進入第二講,邀請到台灣史教授戴寶村,以及「台北城市散步」執行長邱翊,就「消失的台北城與留下來的痕跡」展開對談。許多人住在台北,自稱台北人,但是對台北的歷史卻一知半解,曾策劃《小的台灣史》等書的戴寶村長期關注小人物的歷史,對台北城的歷史有獨到研究,而邱翊所帶領的台北城市散步導覽團隊則策劃《台北城市散步:走過,不路過》一書(奇異果文創出版),並規劃出上百條認識台北的導覽路線,兩位專家的對談,要來告訴你屬於台北城的故事!
清朝設台北府、富商捐錢蓋城:台北城的「翻轉」
戴寶村提到,提到台北城就要從淡水河說起。早年平埔族人在淡水河岸邊活動,新莊因為大漢溪和淡水河交會之處,是較早興起的地方,直到1860年開港通商,北部成為茶及樟腦的出口重鎮,經濟發展重心才轉移到艋岬及大稻埕。但一直到牡丹社事件,清朝才意識到,外國不只是要來做生意,可能還想佔領土地,於是1875年決定設台北府,台北的地位才「翻轉」成行政中心。
戴寶村說:「傳統帝國有一個象徵,就是建城。」台北城於1882年動工,朝廷向民間募資,板橋林家等眾多家族捐錢建城,共花了42萬兩,有趣的是,台北城不在艋岬也不在大稻埕,它北靠七星山,依照風水而建,於1884年完工,有五個城門,其中北門面向北方清帝國,交通方便,出去就可以接淡水河。同年法國攻打台灣,台北地位更形重要,直到日本佔領台灣,台北城建城只有短短11年,接著就被拆除,僅留下四處城門屹立。
邱翊長期在大稻埕導覽。他談到,向遊客導覽時,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是「為什麼大稻埕後來會超越艋岬?」關鍵在於大稻埕願意接納新想法與新產業,他解釋,開港通商後,艋岬仍是最重要的商業重地,但1876年,引進茶農到北部發展的蘇格蘭商人John Dodd和李春生,因為在艋岬租屋受阻(史稱租屋事件),才轉而到大稻埕經營,才翻轉大稻埕的地位。清代晚期外銷以茶葉為主,台灣的商業中心也從台南轉到台北,台北的重要性超越其他城市,進一步完成台北城的翻轉。
北門展示的城牆造景 石材竟不是台北城的?
現在哪裡可以看到台北城的蹤跡?邱翊說,捷運萬大線施工後,挖出許多舊的台北城牆,原來當年台北城被拆除後,這些石材被拿去做公共建設,萬大線發現的就是城牆石材做的下水道建設,而其他台北城牆的遺跡,在金山南路台北監獄、舊北警察署仍有部分保留,捷運北投機廠也保留很多石材。
邱翊話鋒一轉,談到北門。忠孝橋引道拆除後,北門重見天日,但目前在北門廣場「重現」的城牆造景,石材竟是從福建買的!不用台北城遺留下來的石材,彰顯台北城牆史的意義盡失。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說:忠孝橋引道拆除後,北門重見天日,但目前在北門廣場「重現」的城牆造景,石材竟是從福建買的!
戴寶村也同意,他提到當年建城的石材,許多是來自唭哩岸及內湖金面山,就算現在唭哩岸石禁止開採,內湖金面山還有殘存的石材,要取得石材並不是難事,被政府所忽略的細節,讓城牆的歷史出現斷層,相當可惜。戴寶村也提到,台北城其實很小,沿著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走完一圈4.5公里,他建議台北人要有知有感有行動,走一圈台北城,就可以了解台北城的歷史與沿革。
台北與河的關係:從相依到背離
戴寶村表示,台北的發展與河川息息相關,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台北人與河相依為命,早期平埔族住在水岸邊,台北盆地內的河流大都可以行船,舢板船的貨運量比小發財車還大,基隆河可以行到暖暖,在新店溪上船可以開到碧潭之上的屈尺,大漢溪可以到新莊,鶯歌陶瓷的發展也和河運有關,畢竟和陸運相比,「用水運比較不容易撞壞陶瓷。」
第二階段時,日本人來台後逐漸改變,鐵路興起,河運逐漸被陸運取代,加上淡水河氾濫,日本人在今環河南北路填土,所以以前叫築地町,他笑說「所以台北也有築地,不用到東京!」
再者也為了防水患,加蓋堤防,人與河雖然逐漸隔離,但堤防不高、水門很多,人還是可以親水,所以一直有水岸文化,例如紀州庵以前就在河岸邊。
等到了第三階段,1950年代人口爆炸,五堵、土城、新莊工廠林立,淡水河因為污染變成「黑龍江」,又因為怕淹水,堤防越建越高。人和水相背,但人還是想親水,因此在河岸建腳踏車道,蓋水岸大廈,但要住到八樓以上才看得到河流。
戴寶村說,台北因河運興起,但後來的發展卻背離水。綜觀世界各大城市,倫敦有泰唔士河,巴黎有塞納河,他開玩笑說:「巴黎沒有塞納河,法國女生不會那麼撒嬌。」如今台北雖然水患威脅已經不再,但台北不可能拆掉堤防,改走水岸生態工法,戴寶村嘆道:「已經回不去了」。反觀新北市因禍得福,過去因為經費不足,堤防不高,現在反而有河岸公園與河川綠地可以親近水。
台北有河?外國人嚇一跳
邱翊補充到,他和外國人介紹大稻埕,提到旁邊有一條河時,外國人都嚇一跳,沒想到台北竟然有河!台北發展其實是從淡水河開始,大稻埕是因為河運興起的河港聚落,昔日人們和河川生活緊密,可惜現在大稻埕城人的生活,和河川關係不大,「頂多早起去運動、唱卡拉OK。」
戴寶村也說:「大部份人無法想像,以前台北人與河川的生活有多緊密,只是現在沒有感覺台北市有一條河。」例如,新莊老街是沿著大漢溪發展出來的,饒河街媽祖廟後面是基隆河,景美老街的終點是新店溪靠船的地方。很多產業也是依水而居,邱翊觀察,赤峰街有打鐵街之稱,寧夏路有許多木材行,這些產業聚落的形成,和昔日大稻埕的造船業、拆船業有關。
其實,台北最顯著的景觀是水泥叢林,走在台北街頭,很難想像台北人的經濟與生活曾經與河流多親近,現在的台北人與河流最親近的時刻,頂多是到河濱公園遛狗、散步或運動,我們很少意識到底下這片土地的故事,更不用說去了解已經消失大半的台北城城牆,他們曾經代表的歷史意義。
整場分享最發人省思的,是戴寶村的一段話,他提到:「只是在台北生活,跟台北人是不一樣的,生活在台北,到底了解台北多少?台北一大堆人,但不是台北人。」身為台北人,卻不知台北事,聽完這一場分享,不禁想要繞著台北城走一圈,沿著台北城留下來的痕跡,想像百年以前的生活。
夢田文創和玉山社出版社共同企劃的「島上生活」系列講座第三講,邀請到秋惠文庫創辦人林于昉以及經營活水來冊房的台灣史作家黃震南分享「老文物的台灣史」,將在10月18日晚間七點閱樂書店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