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龜:破影而出》各有所長的團隊需要的是包容與接受
英文片名: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Out of the Shadows 國家:美國 片長:112分 年份:2016 IMDB:6.8 爛蕃茄:18% 發行資訊:台灣地區2016/06/03上映 相關連結:故事簡介與上映戲院查詢 一言以蔽之:看娛樂的爽片 |
《忍者龜:破影而出》是部以娛樂性為主的電影,有非常快速的運鏡和流暢的動作,步調緊 湊各種動作場面一個接一個,配樂很熱血,特效不錯,正派反派非常鮮明,角色有點卡通,帶著正面的訊息,但不會深到讓你覺得沉重或是撼動人心,簡單來說就是 完全無壓力可以純看開心看過癮的商業片,更簡單來說,大概就是可以看麥可貝〔Michael Bay〕電影的人適合的(貝先生這片退居製片)。
首先,是否需要看過第一集的問題。
其實我覺得如果你以前看過忍者龜的卡通或漫畫,或是至少知道有哪四隻、知道牠們的師 父、知道牠們和女記者艾波的關係、知道牠們住下水道、知道牠們對PIZZA的感情…那其實就OK了。除非你真的完全沒概念忍者龜是在幹嘛,那還是建議看一 下第一集好了,雖然《忍者龜:破影而出》是不用認真的片,但憑空出來四隻大烏龜和一隻大老鼠…還是看起來挺突兀的?
《忍者龜:破影而出》的精采並不是在單一頭目很難打的那種精采,坦白說這次的反派都有 點弱,有些IQ實在不高,做事的方法或對話當然也神不到哪兒去,就很蠻力。應該要很強的許瑞德,氣勢也不太夠,沒有那種看人望而生畏的感覺,且也還是有點 好騙,感覺不到很厲害,只是大家一直把他說得很可怕而已,但最後非常簡單的就退場了。另一個重點大頭目克朗,就是蠻噁心的…也不太會讓人害怕或是絕得強 大,個性都幼稚了一點…所以前面才會說角色比較卡通。
一個反派都不會太難解決,但《忍者龜:破影而出》還是很過癮,是因為龜龜們要處理的東 西比較「大」,所以我們看到的動作戲比較是利用相當大的場景和牠們的靈活度、默契,翻來翻去互相搭配,以一種團隊的方式來做一個漂亮的特技演出,這是《忍 者龜:破影而出》中蠻吸引人的部份。
所以這也就牽扯到片中想要談的一個議題(也沒有真的很想談,至少有談),四隻龜的個性都非常獨特且差異很大,平常打打鬧鬧也無所謂,但遇到嚴肅的問題時,比如這次是牠們對於自己是怪胎不被人類接受的事,有兩隻很在意,在這種事情上,就會突顯出差異造成的衝突。
所以《忍者龜:破影而出》想帶給觀眾的訊息之一是要能自己接受自己,而不是一味尋求他人的接受;之二則是團隊間本來就不可能大家都是一樣的個性能用相同角度思考,甚至溝通都不一定能同頻,但若重視這個團隊、重視彼此,還是可以用包容和接納來化解。
都是不差的訊息,只是它們比較像商業娛樂的附屬品,而不是主軸,所以都是點到表面,說變就變,加上一些催情的元素(音樂、好台詞等等),傳不到心底可是至少當下的fu還是不錯的。
至於正方的人類角色,沒有反派那麼卡通,但也是就比較配角性質,加上事件的安排都…不 是那麼有說服力,比如酒吧像瘋子一樣亂砸東西就能逼老闆說出惡人下落…或是很多的發展在看完片子之後重新回想,有點白忙或無意義了,甚至你可能還能想出更 好一點的方法,也有很多電腦的細節,就好人要駭客進去就可以駭進去,一起去試片的朋友看完後說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實,忍者龜的電腦還能駭外星人的系統,且外 星人也用英文。
不過老話一句,這種電影就是不要去追究這類細節啦,買票進場要看的就是一個爽,去刁這 些只是讓自己不開心而已。不去計較這些的話,整體的娛樂性還是相當夠的,笑點是不見得能笑得出來(很多知道是笑點但不太想笑,好像不是我個人問題因為全場 笑聲也算零落),可惜了點。我想對於一般觀眾想隨便約約朋友去看個大場面片子,看完再去吃東西可以一群人亂聊,不用什麼腦力大家休閒一下,是很不錯的選 擇。至於如果希望看到像近期一些不錯的漫畫改編電影那樣子的真實感或是深度,我想…相對之下《忍者龜:破影而出》還沒有那麼成熟。
我們試片是看2D的,不知道3D效果如何,但因為有很大量的快速運鏡,且是天旋地轉都有,忍者龜們的動作也相當神速,3D是有可能會比較眼花,這點給大家參考,看自己的狀況和習慣決定囉。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商業娛樂 ★★★★★★★☆☆☆
壞人氣勢 ★★★★☆☆☆☆☆☆
壞人智商 ★★★★☆☆☆☆☆☆
大型場面 ★★★★★★★☆☆☆
單打獨鬥 ★★★★★☆☆☆☆☆
故事劇情 ★★★☆☆☆☆☆☆☆
訊息深度 ★★★☆☆☆☆☆☆☆
訊息正面 ★★★★★★★☆☆☆
角色深度 ★★★☆☆☆☆☆☆☆
音樂熱血 ★★★★★★★★☆☆
特效 ★★★★★★★☆☆☆
步調 ★★★★★★★☆☆☆
動作量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忍者龜:破影而出》電影預告
【本文出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http://firewalker-movie.blogspot.tw/2016/06/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