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教育局鼓勵學校推動閱讀教育,透過培養學子養成每日閱讀的良好習慣,進而形塑校園優質閱讀風氣。以復興區霞雲國小為例,霞雲國小校長羅幼蓮自87年起自願在復興區原鄉服務已達27年之久,以「大樹」理論為核心,推動閱讀開啟涵化孩子接納自己,對生命勇敢投入追求的底氣,帶領教師社群擬定適合學生的閱讀教育,並隨偏鄉師資不穩定的狀態隨時滾動修正,以因應偏鄉地區因生活機能、社區經濟條件不佳和數位環境不利的情形。期許孩子們短期培養愛閱習慣、中期走讀愛原鄉、長期形塑共讀家庭,跨界跨域全市共讀,從班級、學校、家庭推廣到桃園市社區,讓閱讀的快樂散播到每個人的心中。

羅幼蓮以「幼承庭訓展閱讀、蓮映Yawhbun耀霞雲」方案,在地化回應部落的偏鄉的閱讀資源需求,有效整合運用學校內外部資源推動閱讀,優化學校閱讀環境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成效,從雲書屋開啟孩子的閱讀天空,致力邀請家長、組訓學生成為愛閱志工發揮學習力,帶領咸豐草團隊致力Yawhbun校訂閱讀在地課程,規劃及執行圖書館資訊利用教育,讓孩子學會運用科技搜尋、利用、組織,創造價值。

霞雲國小提到,統整教育資源能發揮閱讀教育最大綜效。學校師生為桃園市家庭教育中心錄製親子Podcast廣播劇、原住民家庭繪本錄音、經典家庭文學親子廣播劇劇本、編導、錄製撥放等愛閱活動,提供學校和家長更多閱讀方式的選擇與機會,讓閱讀的快樂散播到每個人的心中。
霞雲國小表示,「閱讀當載具、閱讀教本提升素養,優遊全世界」是學校推動閱讀的願景,以閱讀世界為主題,在低年級、中年級進行主題閱讀,高年級進行經典閱讀,規劃以Yawhbun為主軸的Tayal 文化與部落生活為教材文本;以在地為本,運用優異之五感動態閱讀,善用優勢來學習、以閱讀為無國界載具,拓展國際教育的視野,學校課程開始與國際觀連結。這些改變都是為了讓孩子面對未知的未來世界,形塑更完整的輪廓與無限可能。
霞雲國小也強調,從知識的全球化,閱讀的在地化,以文化回應部落孩子的閱讀需求,讓部落的孩子能涓滴累積閱讀的習慣提升閱讀能力,進而能飛越蛻變與成長,是教育帶來的翻身機會。在羅幼蓮校長的領導之下,學校107年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學校、112年學校志工獲得閱讀磐石學校志工團體、學校賴鈺筑主任榮獲推手獎項,持續逐年專業精進閱讀推動發展,114年羅幼蓮營造溫馨書香校園亦獲得肯定。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翻轉偏鄉教育!復興霞雲國小用閱讀拓展學童國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