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丹娜絲颱風與連日豪雨影響,清水溪草嶺段於8日出現堰塞湖,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應變小組今(9)日下午發布警戒,通報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預為整備。對此,南投縣竹山鎮公所指出,傍晚5點已有45戶76人完成預防性撤離,並選擇前往依親安置。
8日傍晚於雲林縣古坑鄉清水溪河岸土石滑落,阻礙水流形成堰塞湖。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立即成立緊急應變小組,隨即通知地方政府及相關機關加強警戒,並於今日由經濟部水利署副總工程司率領水利規劃分署及第四河川分署組成堰塞湖調查小組前往現地勘查。經現場調查初步研判,堰塞湖壩體高度60 公尺、壩長320 公尺、壩體體積約215萬立方、蓄水量約2245萬立方、蓄水面積約62公頃,經保守估計1小時潰決情境,平均流量約6200cms。經評估堰塞湖潰決流量未達清水溪警戒水位。另考量堰塞湖潰壩不確定性,應加強下游河道工程及相關民眾進出管制。
第四河川分署表示,因堰塞湖壩體位於人員、機具無法到達的深槽峽谷地形,整體安全考量,先暫不處理,待其自然恢復。
南投縣竹山鎮對清水溪沿岸低窪地區,包括桶頭、瑞竹、坪頂、鯉魚、福興、德興、中和與中崎等8里,執行預防性撤離措施。竹山鎮公所於今日下午5點啟動一級應變中心開設,並責成相關課室與里辦公處迅速完成人員動員、撤離及避難所整備工作。
竹山鎮公所指出,傍晚5點已有45戶76人完成預防性撤離並選擇前往依親安置。陳東睦鎮長強調,所有人員應以安全為首要考量,切勿靠近河道或留在高風險地區,以免危及生命安全。公所將持續與水利署及各單位密切聯繫,全面掌握堰塞湖變化狀況,守護鄉親生命財產安全。(張文祿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