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8日宣布14個國家的最新對等關稅稅率,其中日本、韓國將被課徵25%關稅,寮國、緬甸則高達40%。台灣雖未列入首波名單,但各界對最終稅率高度關注。

財經粉專「邏輯投資」在臉書發文分析指出,外界傳言台灣未被列入首波名單是因已接近達成貿易框架協議,但此說法值得商榷。他舉例,柬埔寨政府先前宣稱即將達成協議,最終仍收到36%關稅通知,且課稅期限延至8月1日。
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表示,台美談判陷入僵局的主因可能在於台灣不願放寬美豬、美牛的產地標示規定,以及不願調降汽車關稅。
「邏輯投資」認為,考量到7月26日「大罷免」選舉,台灣政府談判團隊可能不會輕易讓步。他預測美方仍可能寄送關稅通知書進行施壓,稅率可能落在25%至32%之間。他進一步指出,「大罷免」投票結束後的7月26日至31日期間,可能是雙方加速達成協議的關鍵時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預定於7月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美方將關稅生效日期延至8月1日,也可能是考量到日本選舉因素。專家認為,關稅議題本身就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未來發展仍有諸多變數。
延伸閱讀
青鳥勢力若坐大 郭正亮:將成民進黨選戰致命傷
大罷免再傳恐嚇!新竹市民政處長遭留言「拿刀捅死你」
張善政回「老故鄉」花蓮!力挺傅崐萁反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