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胸口灼熱、喉嚨卡卡,甚至半夜被胃酸嗆醒,別以為只是消化不良,這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在警告你!專家提醒,除了體質與壓力,不良飲食習慣與錯誤喝咖啡方式,都可能讓症狀加劇,長期恐導致食道發炎、潰瘍,甚至癌變風險。
胃食道逆流!長期未治療 罹癌風險增
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名宗指出,台灣約有五分之一人口可能罹患胃食道逆流,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長期未治療可能導致食道發炎、潰瘍,提高食道癌風險。其實胃食道逆流是胃內內容物異常倒流進入食道,可能是胃酸、食物甚至膽汁。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進一步說明,症狀包括胸口灼熱、喉嚨異物感,甚至半夜突然因胃酸倒流嗆醒,引發的原因包括下食道括約肌鬆弛、肥胖、抽菸、懷孕、壓力大,以及油膩、刺激性飲食習慣。
胃酸燒喉嚨要檢查 醫師:別讓小毛病拖成大病
謝名宗強調,若懷疑胃食道逆流,可透過胃鏡檢查確認有無發炎或黏膜病變,並搭配24小時酸鹼值監測與食道壓力檢測,了解賁門功能與胃酸逆流頻率,進一步擬定治療對策。
咖啡+柑橘=逆流加倍!小心「這些NG組合」更傷胃
許多人習慣喝咖啡提神,但若搭錯食物,反而變成「胃食道逆流加速器」!臺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教授指出,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並使食道與胃交界的賁門更鬆弛,對已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胃食道逆流患者來說,恐加重症狀。
而東元綜合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鄧堯州也提醒,喝咖啡時不宜搭配酸性食物,如柳橙汁、檸檬等柑橘類,兩者都偏酸性,容易刺激胃酸,讓胃食道逆流更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助理教授廖誼青提醒,脂肪攝取會增加對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感知,也就是說吃下比較多的脂肪之後,即使實際胃酸逆流的程度,沒有大幅增加,我們對於灼熱、胸口悶脹等等的不適感,會變得更加敏感。
高雄秀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吳宗穎表示,空腹吃酸、辣或甜食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酸逆流風險;而「吃太撐再喝咖啡」也是高風險行為,容易引起胃酸。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廖誼青表示某些誘發性食物,例如柑橘類、咖啡、巧克力、油炸和辛辣食物,常被認為會加劇逆流的症狀。而就飲食的型態來看,過量進食或高熱量飲食,也都會明顯增加胃食道逆流的狀況。建議可採取強調減少飽和脂肪攝取的地中海飲食,因其可能具有保護的作用。另外,在飲食習慣方面,有研究發現,進餐與就寢時間過短,會促發胃食道逆流,因此會建議,晚餐應在就寢前至少四小時進行。
此外臺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教授提醒,咖啡可能干擾鈣質吸收,長期喝咖啡者應注意鈣質補充,也不建議與藥物、鹽分過高食物一同食用,以免影響健康。
醫師:胃食道逆流未改善 速就醫勿拖延!
多位醫師皆強調,胃食道逆流症狀容易與其他消化道疾病混淆,若服藥或調整飲食一段時間仍無改善,應儘快就醫檢查,避免延誤診斷與治療的黃金時間。
延伸閱讀: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