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44人罹患大腸癌! 「糞便潛血篩檢」降低逾三成死亡率

每天44人罹患大腸癌! 「糞便潛血篩檢」降低逾三成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 2025-04-02 17: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238人,發生率為每十萬人38.4人,更是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平均每天有44人罹患大腸癌,且近9成的個案是發生在50歲以上的民眾;衛福部112年死因統計有6,791人死於大腸癌。

大腸癌排便習慣改變 確診常已中晚期、治療困難

大腸癌常見症狀如下:大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習慣改變(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然而可怕的是,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謝文斌醫師表示,在門診中遇到有明顯症狀而來的病人,檢查後常常都已經是中晚期大腸癌,治療起來複雜且困難;而且治療過程與結果對病人及家屬都是一個沉重的負荷。

糞便潛血篩檢 降低18~33%大腸癌死亡率

近年國內與國外的醫學統計數字上看到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統計顯示全國45∼49歲大腸癌發生率由2010年每十萬人40.63人上升至2021年48.18人。大腸癌公費篩檢原來僅針對50∼79歲民眾,而國民健康署自114年1月1日起,提供45~74歲民眾及40~44歲且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曾患有大腸癌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服務,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謝文斌醫師說,大腸癌是可以藉由定期接受篩檢而早期發現並治療的一種疾病。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相反的,如果大腸癌進展至第四期才診斷出來,5年存活率只剩15∼16%。根據歐美國家經驗,每一至二年接受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

遠離大腸癌 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與定期篩檢

謝文斌醫師提醒,大腸癌的風險因子包含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大家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並且規律運動,還要定期篩檢「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

【延伸閱讀】

糞便潛血檢查陽性 超過「這時間」未大腸鏡診斷!大腸癌死亡風險增64%

腸癌不再侷限每年固定篩檢! 北醫大研究:「糞便潛血濃度」提供精準醫療新策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熱門文章
180年一次!青蛇雙春逢清明 3物大忌不可拜、4生肖當心
180年一次!青蛇雙春逢清明 3物大忌不可拜、4生肖當心

TVBS新聞網

「褔」注音不是ㄈㄨˊ!他名字念錯32年 一票傻眼:哪有問題?
「褔」注音不是ㄈㄨˊ!他名字念錯32年 一票傻眼:哪有問題?

TVBS新聞網

巴菲特、李嘉誠「罕見1動作」外媒示警:恐有大事發生
巴菲特、李嘉誠「罕見1動作」外媒示警:恐有大事發生

品觀點傳媒

1-2月發票中獎清冊出爐!幸運兒最低僅花35元抱走千萬
1-2月發票中獎清冊出爐!幸運兒最低僅花35元抱走千萬

中天新聞

72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