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許多女性擔心黃體素與避孕藥的可能風險,我們來回顧一下:
.「黃體素」是支持懷孕(孕前期)的天然荷爾蒙,但這個詞往往會用來指稱不同製劑。最常使用的天然形式是微粒化黃體素:Prometrium。相對地,黃體製劑則是仿黃體素活動的合成化合物。在美國,最常開的黃體製劑藥方是醋酸甲羥孕酮。
.雖然黃體素在反對荷爾蒙補充療法的主張中似乎已經變成「新反派」,但有壓倒性的證據驅散了這種疑慮。就和雌激素一樣,黃體素常用來當成女性乳癌患者的有效療方,甚至能改善乳癌存活率。
.研究指出,如果女性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時,使用的是口服(天然)形式的微粒化黃體素,其乳癌風險不會增加;如果服用的是合成黃體製劑,那風險會微幅增加,但僅增加2%。儘管如此,有些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女性,對黃體製劑的反應比微粒化黃體素更好,不應為此擔憂,因為更重要的整體發現顯示,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女性壽命較長,而且其乳癌死亡率明顯比未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女性更低。
.接受雌激素替代療法或任何一種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女性,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明顯偏低。
.口服避孕藥非常安全,且效益甚佳。大多數研究(如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報告)反覆顯示,服用口服避孕藥與乳癌並無關聯。就算女性開始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年紀很輕,以上發現仍然有效,不論她是在第一次懷孕前便開始服用、確診乳癌時正在服用,或有乳癌家族史,都不影響上述的發現結果。
▲ 研究:口服避孕藥非常安全,且效益甚佳。(示意圖:資料圖庫)
研究者與醫師皆同意,困難的地方在於,你不應忽視小風險,也不應小題大作地把它擴大成迫近的危險。「沒有哪件事物是毫無風險的,荷爾蒙避孕藥也不例外。」前述研究的作者之一奧伊溫德.李德嘉德(Øjvind Lidegaard)就是這樣告訴《紐約時報》的。
我們反覆強調,不論是檢驗、手術還是藥物,每種醫療介入手法都有風險。即使是像維生素這種看來好處多多的東西,一旦誤用或濫用,也可能帶來風險;例如維生素A過多症與維生素D過多症,就是這兩者過量所造成的病症,有潛在致命的危險。相反地,今日看電視藥品廣告的人,大多已對其聊備一格的警告視若無睹,這類從疹子列到死亡的警告通常長到令人發噱(所以才會有那種嘲諷廣告藥品會讓你的手肘生毛或腳斷掉的笑話)。
但忽視嚴正警告的人有一個問題,就是反而會把瑣碎的警告看得太嚴重。在「婦女健康倡議」發表報告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緊接著便規定所有荷爾蒙療法產品,包括雌激素陰道乳膏在內,都必須以黑框加註警告,提醒使用者注意心臟病發、中風、血栓、乳癌、失智等「風險」。
在2017年《更年期:北美更年期學會期刊》的一篇評論中,辛西亞.史騰克爾(Cynthia Stuenkel)寫道,「許多臨床醫師開陰道用雌激素時都會感到氣餒,因為患者回診時無不表示,讀過藥袋裡的用藥說明後,她(或她的伴侶)決定還是不要為黑框裡的警告而冒險比較好。」畢竟,性愛再怎麼舒服,也不會比中風、癌症或失智症重要!
但奇蹟不會絕跡,醫學持續進展。2018年1月,「婦女健康倡議」研究員宣布,陰道乳膏的雌激素劑量與乳癌風險的提升無關。他們才花了十六年就改變心意,誰知道呢──也許十六年後,他們對荷爾蒙補充療法的看法也會改變。
──整理摘自柿子文化《雌激素很重要!:把握關鍵10年,改善更年期不適,遠離乳癌、心臟病、骨質疏鬆和失智》, 阿夫魯姆.布盧明, 卡蘿.塔芙瑞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