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挫折容忍度
教育知識學園 作者 湯梓辰
今年的奧運延期,許多觀眾正熱血澎湃在電視前面觀看著賽事,在觀看賽事的同時,可曾想過,看奧運,其實可以學習好多珍貴的人生功課。其實,一件事情的成功,經常來自於許多「輸的經驗」,能從「輸的經驗」學習,並且越挫越勇,增加內在的力量,那就是擁有一個足夠的挫折容忍度。
正向心理學者David Watson在研究正面情緒時發現,當有目的的人們,可以擁有快樂和正面情緒的關鍵,主要是來自他們努力追求目標的「過程」,而不是完成目標的「結果」。這些「過程」則是成功的主要養分。像是: 如果運動選手只論成敗,只在意輸贏,很容易造成高度的挫折感,有時候贏得比賽並不在自己的控制範圍內,「非贏不可」反而會降低挫折容忍度。
挫折容忍度
挫折容忍度又可以稱為抗壓力。挫折容忍度是當個人在面對有挑戰性的工作,若想要持續參與,就必須容忍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失敗,這種容忍力即會影響個人願意冒險的程度以及對失敗的反應。
以下行為可以觀察孩子可能會有較低的挫折容忍度:
1、當遇到比較困難、或需要思考的遊戲就沒耐心、或是放棄
2、對輸贏非常重視,輸了會不開心
3、當事情無法成功時,會怪罪別人。
而就國小及幼兒園的一些相關研究也發現,大部分的孩童之所以有情緒控管的問題,許多是出自於「缺乏挫折忍受力」。當孩子面對不如自己的意思的狀況時,很容易會有不願意容忍、不願意忍耐、不願意有挫折的心態出現,也就會導致一些負面情緒的產生。
挫折容忍度與人格
挫折容忍力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挫折容忍力愈大的孩子較易適應學校生活、憂鬱傾向較低,違規行為也明顯少於挫折容忍力低的孩子。
幼兒若能容忍挫折,則在活動中可以表現出專注、合作,並能控制衝動,在未來很少有敵對的問題。學生如果能在學業上容忍挫折,當面對學業挫折情緒方面的比較不會因此感覺到太難過、痛苦與沮喪,也會願意在從失敗中學習。
挫折容忍力愈低的學生,通常憂鬱傾向也愈高,也會因此想太多而失去了努力的動力。
培養孩子挫折忍受度
哈佛大學Robert Brooks提出了擁有挫折忍受力高的孩子可以面對:
1. 能有效處理緊張和壓力,適應日常挑戰的能力。
2. 能從失望、困境及創傷中復原,發展出明確且切合實際的目標,解決問題。
3. 能與他人自在相處,尊重自己和他人。
而Robert Brooks也在自己Raising Resilient Children: Fostering Strength, Hope, and Optimism in Your Child的書中,提到了培養小孩挫折忍受力的方法:
1. 挫折不是越挫越勇,而是需要讓孩子感受到擁有愛與被愛的經驗。
根據研究,擁有良好挫折忍受力的人,共同的「基礎」就是擁有穩固的人際關係,擁有愛與被愛的經驗。要讓孩子確知自己是被愛和獲得接納;同時自己在父母的眼中非常特殊,深受賞識,因此孩子就不會這麼容易被挫折打敗。
2. 接納小孩本性,幫助孩子找到切合實際的目標,「挫折」才顯得有「意義」。
欣賞孩子不同的特質,開拓孩子生命的經驗,讓不同特質的孩子,都可以在不同的領域找到學習的意義。這時,挫折才可能變得有意義。小孩面對挫折時,是因為他能力不足,無法達到目標,感覺很沮喪。父母應該與孩子討論: 為什麼要達到這個目標? 以及探討孩子在這個目標下可以成就及學習的意義。
3. 相信孩子有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能力。
小孩每天都會碰到做決定與抉擇的機會。當小孩感受到自己有決定權,就比較不會與父母陷入權力衝突,比較可能學會並預料自己做了選擇之後遇到的障礙,並且將過程中的挫折或錯誤視為學習的經驗。父母可以從幼兒時期就可以逐漸提供「有限的選擇」:等等沒有廁所,你是否要上廁所?上床睡覺要開燈還是關燈?在幼兒能力和認知範圍內,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做決定。
4. 找出孩子受到挫折的死角。
像是: 學齡前的孩子,挫折免疫力的死角是「有苦說不出」。面對挫折時常常情緒失控,比方說大哭大鬧、躲起來。其實這並不一定是因為孩子缺乏面對挫折,真相可能是他「有苦說不出」。
國中的孩子開始重視同儕的互動,孩子挫折免疫力的死角可能「無法得到同儕或大家的認可」。面對挫折時,就會容易感覺到孤單,並容易會孤立自己。
我們可以先理解孩子們的挫折死角,透過引導和對話找到問題的核心,幫助孩子解決死角中可能有的問題,如: 學齡前的孩子可以以問問題來引導孩子思考,國中的孩子可以讓孩子去參加更多不同的活動,讓孩子在不同群體的同儕中找到自己的專長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