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常把「那個叫什麼來著」掛在嘴邊?
假如工作記憶運作不順暢,腦部功能下降,別人問你:「週末過得怎樣?」你可能會回答:「欸、我想想看做了什麼啊?」或者人家問你:「上次拜託的那件事,辦得怎樣?」你卻回答:「咦,你說哪件事?」
這就代表你的工作記憶已經滿載,呈現無法運作的狀態了。
其實,工作記憶可以同時處理的資訊數量意外的少,最多5到7個左右。而且它的處理能力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衰退。步入50歲後,工作記憶的處理能力,會比最盛時期下降30%左右。
正因如此,學會如何有效率的使用工作記憶便很重要。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生活體驗不斷增加,腦中的資訊量也會越來越龐大。更別提這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網路普及化,人們接觸的資訊量更是急速增加。
一口氣學習、體驗這麼多事物,並累積於腦中,工作記憶運作的效率自然會下滑,慢慢的就無法在必要的時候,順利提取出必須的資訊。
「那個叫什麼來著?」這種反應並不是失智症的前兆,而是你的腦通知你,你的思考力、創造力、知識生產能力開始下降的訊號。
很多人會認為「年紀越大記憶力越差」,但作為一位專科醫生,加上我在第一線的臨床現場,以及持續從事腦部研究的立場來說,我認為「無法順利提取記得的東西」是比較貼切的說法。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因為工作記憶運作不順,無法流暢輸出腦中記憶的狀態。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懂得如何流暢的輸出自己長年的經驗、知識、記憶的話,我們就可以說他擁有一生管用的頭腦。
有人說你說錯話時,你會勃然大怒嗎?要注意!
每個人都有說錯話或會錯意的時候。我在播客(Podcast)上有個節目,會定期發布醫療、健康相關的資訊。某天錄節目的時候,我被工作人員指出一個錯誤。
「老師,你把○○講成✕✕了。只有這個部分,我們要重錄。」
我完全沒有發現自己說錯,但兩位工作人員和錄下的聲音,都證明我真的說錯了。
還有一次是最近發生的事。我去某個演講會場時,和我差不多年紀的活動主辦人正在和現場工作人員爭執有說過,還是沒說過某件事,只見那位主辦人歪著頭說:「奇怪了。」
我問主辦人發生什麼事。他說先前查看會場時,他傳達的內容和工作人員做的布置擺設有出入。現場全員都說他「說了○○」,所以他就和工作人員陷入「有說、沒說」的爭論。
有時候在沒察覺之下,我們會說錯重要的事。我想,在大多數的職場上也會發生類似的事,這正是工作記憶功能低下引起的現象。過了四十多歲、進入五十歲之後,每個人都會體驗到這類的挫折。
我自己就時常謹記:「過了五十歲後,就不要太相信自己。」但是看出是否具有「頭腦不堪使用」的危險性,重點不在於有沒有說錯,或搞錯的次數是不是越來越多。
重要的是,被周遭的人指出錯誤後的反應。
當前額葉皮質的功能下降時,人就會變得容易生氣。這是因為他的邏輯思考能力,以及控制情緒的能力逐漸下滑的緣故。
所以如果說錯話被指正時,會發脾氣的反駁「我才沒說這種話」、「我沒搞錯」的人,要多加注意。必須儘早把讓頭腦一生管用的健康習慣,帶進自己的生活中。
記憶不光是「記得」,而是如何回想得起來
前面介紹了「輸入資訊時,想像資訊輸出的習慣」以及「透過化為習慣釋放工作記憶」這兩個原則,接下來我要介紹具體的訓練方法。
這幾個方法都可以幫助大家意識到,前額葉皮質機能與工作記憶是怎麼運作的,並養成習慣。
第一個要介紹的是,提高記憶力的訓練。
19世紀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發現「人腦天生就擅長遺忘」。他要求受驗者記住很多3個英文字母的胡亂排列,然後調查這些記憶會以多快的速度遺忘,並統計結果。這就是著名的「遺忘曲線」,這份曲線圖至今仍是許多記憶相關研究的基礎。
實驗結果顯示,人的記憶會在20分鐘後忘記42%,一個小時後忘記56%,一天後忘記74%,一個禮拜後77%,一個月後79%。
換句話說,人剛記得一樣東西沒多久,就會忘記四成,過一天就會失去七成以上的記憶。
為什麼人的大腦天生就這麼善忘?那是因為它要優先記住攸關生存的相關重要資訊。
再說,如果我們連艾賓豪斯用來進行實驗的無意義字母排列、在鬧區擦身而過的人群的臉、每天的閒聊、在手機上滑過的幾則新聞等,所有事情都過目不忘的話,我們一定會精疲力盡。所以遺忘是生存的必要功能。
雖說如此,有時候有些事情我們想忘卻忘不了,不該忘的卻忘記了。這其實是腦部天生具備的功能。但如果可以任性的自行選擇想留存的記憶,那就真的太方便了。
有個訣竅可以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接受遺忘是不可改變的宿命,還有記憶不是「記住」,是「如何回想得起來」。簡單來說,就是不用像學生時代準備考試那樣勉強自己硬背,而是打造一個讓自己容易回想的機制。
打造記憶的鉤爪,用一張A4紙就能辦到
這裡我想推薦大家一個訓練方式,就是「一張A4紙的輸出讀書法」。
無論是醫學專業書籍、小說、商業書、漫畫,我每讀完一本書,就會把心得整理在一張A4大小的白紙上。包括:
●閱讀的時間、地點、天氣。
●我認為對工作有益的資訊。
●印象深刻的句子。
●覺得新鮮的詞彙表現。
●閱讀時腦中浮現的疑問。
我會用條列式的方式整理,並以書名作為標題,發電子郵件給自己。我把這些輸出的讀書備忘錄保存在郵件資料夾,當我想要回想內容時,只要利用關鍵字搜尋,立刻就可以打開來參照。
用條列式的方式整理,可以提升自己解讀內容與掌握文章脈絡的能力。根據大阪大學的苧阪滿里子教授的研究可以了解,工作記憶運作良好的學生,通常解讀能力也比較高。
換句話說,我們讀書時,用條列式整理書本的內容,就可以釋放我們的工作記憶。
除此之外,「一張A4紙的輸出讀書法」還可以成為記憶的鉤爪,幫助我們回想讀過的書本內容。換言之,它還可以變成以輸出資訊為前提的資訊輸入方法。當你持之以恆,你會發現這麼一來不僅更增添讀書的樂趣,讀書本身也很享受,因為你會萌生「為了把內容整理在一張A4紙而讀」的感覺。
本文摘自《30%的人將來會失智,我該怎麼辦?:人會老化,但腦部可以不退化。兩分鐘單腳站立、系列減七法、健腦踏板,能讓你的腦越用越靈活!》
【本文由大是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