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便利科技讓人們跨越實體世界的距離,更加容易連結,使得各式社群網站成為人際互動的新場域──在社群平台裡,人們可以與他人分享文字,影音等圖像,甚至獲得大量也龐雜的最新資訊,將一群有共同興趣或相同理念的人聚集在一起。
其實,社群媒體一點也不新,只要有人存在,就有社群。不同世代的社群,運用當代的頂尖工具,從莎草紙,竹簡,印刷紙張,對講機,電視機……傳遞思想與情感。
比方說,世紀初的基督徒是一種社群,彼此的傳播媒體是書信,《聖經新約》大部分內容源於使徒間的書信往來。中國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也各成社群網,老莊和孔孟等學術思想代表人物,開課授徒,立書著作,讓思想廣為傳播。
唯一的差別,只在於連結的速度和便利。
小心!你的PO文代表你
Facebook社群平台與智慧型裝置的興起,讓年輕世代的孩子,以及多數成人生活在無法下線登出的世界。在可預見的未來,「動手寫」比「開口說」來得更頻繁與迅速。
社群平台,成為個人生活記錄,以及人際往來的重要場域,指尖溝通時代已然來臨。
廣義來說,社群媒體不只是人們建立關係,表達自我的空間,更等同於「個人的延伸」。2017年,10名準哈佛大學新生,因為在Facebook貼文的不當言論,被學校撤銷入學許可。為人父母,該如何在孩子的成長期間,適時留意與輔導,各種言論自由的適切性,避免「一時戲言」造成可能的反向傷害?
增進現實生活裡的人際互動與情感交流,多加練習理性思考判斷,進而懂得尊重各種國情文化,甚至是個性差異,將是關鍵。
24小時不打烊的社交競爭
i世代的孩子,是跟著智慧型手機一起長大的。滑手機已成為生活的重心,用FB,IG,Line,RC語音來建立關係,經營人際,也在網路上發展個人興趣,閱讀小說,漫畫,玩著永遠破不了關的遊戲。i世代的孩子根本無法想像,在網路出現之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不難發現,社群媒體已逐漸改變對於「快樂」的定義。快樂,似乎不再建立於自己的生活與感受,而是跟別人生活相比的結果。社群媒體沒有讓他們建立真正深刻的友誼,而是著迷於無止盡的個人行銷,甚至沈溺於「我怎麼這麼差」的自卑中。
這現象,難免會讓父母開始擔心。儘管擔憂是必然,但努力為孩子創造真實世界的「拉力」與「吸引力」更是重要。與其嚴格限制上網時間,不如協助安排各種走出家門,暫時離開網路世界的體驗活動,刻意製造與人面對面,真實互動合作的機會。
打造線下世界的友誼和親情
虛擬社群媒體的便利,永遠無法取代線下真實的互動。隨著孩子一路成長,青少年階段是尋求自我認同,渴望確立自我定位的時期,讓孩子有機會和朋友互動,真誠注視別人的雙眼,安靜聆聽別人說的話,甚至是溫暖擁抱的身體互動,都能獲得人際互動所帶來的歸屬感與信賴感,減緩青春荷爾蒙所形成的迷惘和焦慮,建立真實也深刻的情感交集。
無論交友的網域如何變化,人際問題的基礎都是安全感,而家庭就是安全感的來源。為人父母可嘗試練習多聽少說,提醒自己「孩子正在轉大人」,把孩子視為「實習時期的小大人」,讓孩子學習連結「行為」與「後果」,並為自己負責。把家庭和生活變得更簡單,教養價值維持一致性,讓孩子在內憂外患的青春狂衝期,安心的將爸媽的關心視為堅強後盾。
不同世代,擁有不同世代的生活方式。科技網路與社群平台不是吃人怪獸,學習善用網路的便捷,從片面零碎卻蜂湧而來的萬千訊息中,學會判斷,真誠表達自我,懂得尊重差異,培養出未來社群的公民素養,不僅僅是孩子的課題,也是身為父母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