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電影創作的原點——《雲沒有回答》
首部紀實文學溫柔刻畫人性底蘊
甫以《小偷家族》在坎城影展抱走金棕櫚大獎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作品長期以人性為主題,透過寫實細膩的攝影語言,以不帶批判的眼光,挑戰主流社會習以為常的價值認定。在是枝裕和的電影裡,沒有壁壘分明的惡與善,他以素樸平實的鏡頭,琢磨片中人物的生命經歷、性格特質、家庭養成。鮮少有人知道,是枝裕和獨特的寫實風格,與早期製播《但是……在捨棄福祉的時代》的紀錄片經驗有關。
由大塊文化出版的作品《雲沒有回答》,便是是枝裕和以這部紀錄片為基礎取材寫成的首部紀實文學。是枝裕和更直言這本書是自己所有電影創作的原點。
三十歲前的人生大哉問 影響他後半輩子的價值觀
那是一九九一年,彼時的是枝裕和還不到三十歲,是一個電視節目「承包商」的企劃、編導。這一年,是枝裕和製播了紀錄片《但是……在捨棄福祉的時代》,一開始是以「描繪生活保護的現狀與問題」為目的,預計以沒能受到生活保護而燒炭自殺的前酒店小姐為取材對象,揭發福祉政策的種種不合理。
原本希望以「被捨棄的社會弱者」與「名為公家機關的惡者」二元論的方式製作節目,卻在遇見山內豐德,這位一個月前剛自己結束生命的公家高級官僚後,徹底改變了是枝裕和原有的價值觀與對世間的看法。
「決定行政、官僚為惡,從善良市民的角度告發。(略)把這種方便的圖像嵌入到社會之中,反而有些事物會變得看不見。山內豐德這名官僚,使我注意到這件事。」是枝裕和在《雲沒有回答》「後記」中這樣寫道。於是整個紀錄片幾乎重頭來過,他大幅調整影片的架構及內容,甚至最後以山內豐德的詩〈但是〉作為紀錄片的片名開頭。影片播映後,榮獲日本銀河賞,只是山內豐德這個人依然在是枝裕和的心中燃燒,「即使節目播完了,山內這個人在我心中卻一點也沒有變薄弱。」他決定寫作一本書,一本完全關於這位官僚如何生與如何死的書。於是,有了這本著作——《雲沒有回答》,這也是是枝裕和首部紀實文學作品。
從一位高級官僚之死 叩問日本成為福祉社會的可能
書中的主角山內豐德為環境廳企劃調整局局長(註:為現在的環境省,類似台灣環保署),也是水俁病公害審判訴訟的官方負責人。在一次現場視察的行程之前,山內豐德以身體不適為由臨時告假,當天卻被發現在自家二樓房間內,以電線在天花板的樑柱上吊自殺,時年五十三歲。消息一出,環境廳相關人士和輿論媒體多傾向山內是因為身心過勞而引發自殺。
是枝裕和在針對山內豐德這名官僚取材製播紀錄片的時候,被山內豐德留下的詩詞作品和論文,產生某種強烈的共鳴。何以這樣一位熱愛詩文創作的文藝青年,在高等公務員考試取得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卻選擇進入謀求社會福祉為旨要的厚生省,而非官僚菁英集結的大藏、外務、通產等大省,會在二十二年後,以完全相反的立場,否定國家行政對於環境公害水俁病的責任?在山內的心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透過是枝裕和的眼,讀者窺看到在政治角力、派系主義的官僚環境中,山內豐德百折千回的內心感觸。是枝裕和認為,山內的死,某種程度昭示著對現實社會的抗議,以及自身的理想主義與失落。看到一位愛好文藝的菁英如何在官僚這個職業上,沒能跳脫自身的美學、誠實,和誠實造成的衝突,以至於自我毀滅,是枝裕和為此感到惋惜不已。他在書中也不斷叩問日本當真有「福祉社會」存在的可能?對弱者與強者、善與惡這種一分為二的方便巧門思考,更在是枝裕和往後的創作生涯中不斷地提點著他。
《雲沒有回答》超越了虛構文學與非虛構文學框架的表現。今天,觀眾看到是枝裕和透過融合紀錄片與虛構文學拍攝電影的獨特手法,也可以在書中看見端倪。「沒有人的存在是為了故事或議題。我們只是像那樣的活著——生命翻滾於那些樣態的活著。我會想在電影中描繪這樣的人類,或許遠因就在於相遇本書中的這對夫婦,下意識受到了影響吧。我是這麼想的。果然,處女作融入了一切。」是枝裕和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