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 Blazing Sun
(French: Plein Soleil, aka Full Sun or Purple Noon or Lust for Evil or Talented Mr. Ripley)
1962 美國愛倫坡獎最佳外語片
自從1999年觀看好萊塢版本《天才雷普利》、讀過原著之後,就非常想看法國大導演雷奈克萊曼René Clément(他分別在1946和1949年拿了兩座坎城最佳導演)與亞萰德倫合作的經典代表作《陽光普照》(1960)。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小說《天才雷普利》所改編的《陽光普照》,並沒有延用書名作為電影片名,而是選擇了貫穿全劇的優雅吉他樂曲〈陽光普照(Plein Soleil)〉,此曲乃出自於《教父》主題曲的作曲大師尼諾羅塔(Nino Rota)之手,同樣的弦律,配合不同的情節,時而優閒慵懶,時而轉變為克制壓抑,配合「陽光普照」的蔚藍海岸,真是太美了。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所寫的「雷普利系列」總共有五部,《天才雷普利》、《地下雷普利》、《雷普利遊戲》、《跟蹤雷普利》、《水魅雷普利》。《天才雷普利》是系列作的第一部作品。
但導演雷奈克萊曼卻無意把它拍成系列電影,始於蔚藍海岸也終於蔚藍海岸,並拍出25歲從影才三年的亞蘭德倫最有魅力的明星特質。而亞蘭德倫在這部電影裡,除了毋庸證明的風流倜儻的帥氣之外,演技也在此得到充分的發揮,不論是直視鏡頭的眼瞳大特寫,對電力十足的電眼,還是逛市集時眉宇間偶爾流露犀利陰沈的目光,在在顯示他後來在影壇的重要地位。
看過《陽光普照》版的雷普利,確實是只有法國人拍得出來的優閒風情,要謀殺,也得優雅的慢條斯理,慢慢的堆積慢慢的策畫。
相較於兩個版本,《天才雷普利》中雷普利(麥特戴蒙飾)對迪基(裘德洛飾)有一種同志愛,但在《陽光普照》裡,雷普利則是愛上朋友的未婚妻,動機的不同,也讓結局有了不一樣的發展,也讓瑪姬與兩人間的互動和對應是不同的。
相同作品的改編電影,經過不同導演的詮釋,可說各有瑜亮,在義大利導演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手中則多了很多義大利風情的溫暖。兩部電影一起看了,嚼咀起來,格外有滋有味。
導演雷奈克萊曼René Clément得獎作品
•1946《鐵路英烈傳》(La Bataille du rail/Battle of the Rails) )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1949《馬拉帕之牆》或譯《欄外》(Au-delà des grilles/The Walls of Malapaga)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52《禁忌的遊戲》或譯《偷十字架的小孩》(Forbidden Games/Jeux interdits)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紐約影評人最佳外語片,和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影片
•1954《騎士情史》(Monsieur Ripois/Lover Boy)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大獎
•1956《不堪回首話當年》(Gervaise)榮獲威尼斯金獅獎和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影片
本文出處:請按此
《影片視窗右下角可點選中文字幕》
1962 美國愛倫坡獎最佳外語片
根據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小說〈天才雷普利〉所改編的《陽光普照》,美男子亞蘭德倫被塑造為敏感纖細的殺人犯,多年後又由名導安東尼明格拉重拍為《天才雷普利》。劇情描寫美國青年菲利浦與未婚妻瑪琪在義大利拿坡里放浪人生,富豪父親只得委託菲利浦的好友雷普利勸他兒子回家,沒想到雷普利卻為菲利浦奢華生活所迷惑,他開始構思縝密謀略,要接收好友的所有一切,包括愛情。
主人翁雷普利極度邪美無情的冰冷陰鬱,外加充滿慾望誘惑的青春肉體,讓當時出道未久的法國男星亞蘭德倫一炮而紅。身為同志的導演雷尼克萊曼,以大量耽美特寫影像捕捉亞蘭德倫的男性美;連原著作者都稱讚亞蘭德倫是《陽光普照》最精采的角色,「賞心悅目且極度機智」。包括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也是本片的大影迷。
A rich American industrialist gives Tom Ripley the task of bringing his son Philippe home. Tom finds Philippe in Italy. Thinking his mission to be over, Tom takes advantage by taking a holiday with Philippe. However things soon go badly wrong. Tom eventually loses control of the situation after committing a cr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