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 !像魏瓔珞一樣,忍到時機成熟
蘇軾在《留侯論》裡說得很明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成人所不能成。
(圖片來源:愛奇藝)
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但是常有人說他的成功只是靠運氣。因為有的人是花了半輩子時間,在電影的根基上慢慢磨、慢慢熬,才有所成就,而他只花了不到八年時間。這種「靠運氣」的批評,或許會令李安感到不服氣,因為人們只關注到他的成功,卻不知他背後為此所付出的忍耐。
一九七八年,李安到美國攻讀戲劇,一九八三年順利拿到碩士文憑後,他花了一年時間製作畢業作品,得到當年最佳作品獎的榮譽,因此有經紀人公司與他簽約,還表示要推薦李安到好萊塢發展。進好萊塢發展幾乎是每個電影人的夢想,李安也不能免俗。可是簽了約後,事情並不如想像中美好。所謂的經紀人,並不是幫忙介紹工作,而是幫忙推銷作品。但是沒有劇本,哪來的作品?於是畢業後的李安,只能專心埋首於劇本創作。牆上的日曆就像他筆下的稿紙一樣,一張撕了又一張,他待在家裡寫劇本,整整六年的時間。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六年後,電影《推手》甫經推出,即受到各界矚目與好評,李安六年的蟄伏得到了肯定。他說:「六年不是一段短時間,如果沒有相當的耐心,可能早已消沉了。六年之中,我最大的體會就是,身處逆境中千萬不要焦躁不安、驚慌失措及盲目掙扎。我慶幸自己做到了忍耐,才有今日的成就。」
「忍」不僅是一種做人的態度,也是一種做事的方式。面對人生的曲折需要忍,在具體做事時也需要忍。十年磨一劍,是我們都應該具備的一種良好心態。正所謂「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在力量不足、處於劣勢時,隱藏自己的才華,隱蔽自己的目的,這是自我保護,以待今後東山再起的良謀。
十九世紀晚期,普魯士王國鐵血首相俾斯麥發動對法戰爭,一舉擊敗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並成立了德意志帝國。由於帝國是靠戰爭起家,俾斯麥深知,德國地處歐洲中心而無天然屏障,國際安全地位十分脆弱,而西邊的法國又隨時想報仇。因此他告誡德國人:「我們的利益就是保護和平」、「要盡可能地防止戰爭或限制戰爭的範圍」。於是他運用外交手段,在對外政策上韜光養晦,不露鋒芒,西與英國交好,東與俄皇稱兄道弟,使德意志帝國的國運穩健,逐步發展為世界強國,一直到一八九○年他正式下野為止。
然而後繼者並不明白忍耐的意義,年輕的德皇威廉二世自我感覺良好而又野心勃勃,他放棄了俾斯麥韜光養晦、小心謹慎的對外政策,全力開始執行海外擴張計畫,走上了漫無邊際的帝國主義擴張之路。在俾斯麥去世二十多年,德意志帝國就在一戰的戰火中覆滅了。
也許,對於二十多歲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培養「忍」的能力可能有些困難,但是只有學會了「忍」,才不會在社會中處處碰壁,才有機會實現自我價值; 只有學會忍,才能克服誘惑與衝動把事做好。只要我們能耐得住寂寞,不浮躁,經常保持平靜的心情,在忍耐中積極吸收、相容並蓄、積極進取,最終總會有所作為。
本文出自 好的文化《20幾歲就該懂的斜槓思維》
【更多資訊請上《出色文化》;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