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的一天 Fruitvale Station
2013 日舞影展最佳影片、觀眾票選獎 / 2013 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未來新秀獎
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
2013 翠貝卡影展 / 2012 威尼斯影展開幕片 / 2012 多倫多影展
觀賞《奧斯卡的一天》時,不禁一直想起1991年一部英國片《枉死青春》(Let Him Have It),故事改編自英國1953年一件誤判的法案,片中主角是一位有表達和閱讀障礙,卻是心地善良的人,印象中,第一次見識到「HAVE」這個萬用動詞所 能引發的誤會竟能演變成偌大的事件,並引發司法爭論。
誤會跟偏見,《枉死青春》(Let Him Have It)、《奧斯卡的一天》、《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這三部電影的共同主題,後面兩部更多了「種族歧視」。
關於種族歧視的電影很多,1999年丹佐華盛頓主演的《捍衛正義》(The Hurricane)、2010年寶萊塢也以喜劇風格拍了一部《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甚至更早1967年《誰來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放在不同的時空下,不同的表達方式,它所凸顯的力道和震撼度。
基督教世界跟回教世界的衝突,由來已久,這兩個世界的宗教戰爭造成百姓的痛苦,而911事件,在21世紀劃下一個關鍵的分界點,讓恐怖事件、恐怖分子與中東人幾乎畫上等號,但這樣對一般回教國家、甚至是深膚色的回教信徒,是不公平的。
《雨季的婚禮》(Monsoon Wedding)《浮華新世界》(Vanity Fair)《艾蜜莉亞:夢想起飛》(Amelia)導演蜜拉娜雅Mira Nair 改編自作家莫欣哈密入圍布克獎的同名小說,從爾虞我詐的綁架事件開啟序幕,把美國人對穆斯林的偏見,透過一名受過美國高等教育、在華爾街企管顧問公司工作
的巴基斯坦人的角度,重新檢視整個美國在911之後的美莫名恐慌,對這些新移民產生重大的改變,生活在生命保受威脅的歧視與羞辱,連帶影響工作與生活,不 得不說,主角成吉思最後是被這些美國人逼得他不得不改變,也或者可以說是大環境讓他不得不拋棄一貫的美式思維,重新回到巴基斯坦擁抱傳統,只是,他離開了 美國,卻依然擺脫不了生命飽受威脅的生活,甚至波及他周遭的親友和家人……
就像《危機解密》中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因為揭露美國政府不可說的祕密,生活在保受監視和性命威脅,只是不同的是,成吉思從一開始什麼都沒做,到他必須為家人為自己的生命而與美國情報員鬥智和周旋,打一場看似沒有勝算,卻不得不打贏的一場似是諜對諜卻是不對的戰爭。
不同於導演蜜拉娜雅以往電影裡充滿高彩度的飽滿色彩,平實而寫真的生活,從暖色調到、灰褐色調,顯現成吉思的心情,時空交錯的敘事法,把想闡述的轉變過程,交織著綁架事件、美國情報員的監聽,營造緊張氛圍,全片在懸疑緊張的氣氛下,反應著穆斯林的911觀點。
同樣是真實事件改編,2009年元旦奧斯卡葛蘭特(Oscar Grant)在弗魯特韋爾車站(Fruitvale Station),《奧斯卡的一天》以類紀綠片手法,做了手機簡訊特效,反應現代數位生活觀點,以及開頭的手機攝影,呼應片尾的「真實面貌」,觀看奧斯卡
在12月31日這天到被槍殺身亡,看到一個背有前科的奧斯卡,在這一天的生活,而從這單純的一天裡,看到他的善良,看到他為錢、為討生活掙扎在犯罪一線 間,又如何在母愛在親情的牽絆下,試圖振作,而就在看似快要見到光明時,在看完跨年煙火,正要迎接新的一年來臨,暴力事件的悲劇發生……
其實觀賞時,都知道結局是什麼,但導演很細微的處理了很多種族歧視和弱勢族群生活不易的細節,像是黑人的工資低到付不出房租、當奧斯卡好心想幫買魚的小姐 解決她的困擾時,導演的運鏡手法、演員互動時的走位,還有身高的壓迫感,讓觀眾容易產生受威脅被騷擾的錯覺,以及在地鐵裡,一名穿著帽T黑人一上身,車上
熱鬧氣氛有片刻停頓,說明,其實不只白人,連黑人對同樣是黑人,也是防備心很強,更說明部分的偏見與歧視,其實也反映某些人的個人行為。
前一陣子剛好讀到一篇關於流浪漢的文章,有位作家為了取材作了流浪漢之後,才發現身為流浪漢所受到的歧視有多大,不免有更多的感慨。
【2013金馬影展筆記】歧視:奧斯卡的一天、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
電影癡聊天室
2013-11-02 14:11
ShareBa推薦
熱門文章
熱門新聞
6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