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結婚?
人們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或多或少反映了現代人對婚姻的恐懼。「我們為什麼要結婚?」這個問題不斷被更多人問起。結婚的背後沒有什麼驚天的奧秘。從歷 史角度看,結婚並不是某個民族或時代特有的產物,從古印度、非洲的原始部落,到文化悠久的中國,再到歐美文化裡,都有婚禮的習俗。也就是說,婚姻是普世價值。
(影片來源:愛奇藝)
婚姻始於氏族群居時代,經歷了群婚和個體婚姻的階段。但無論怎麼演變,每個人愛的人都是自己。在原始社會,男性經常外出打獵守護家庭,女性則開始擔心男性出軌,那時沒有手機,沒有員警,所以需要一個機制讓男女關係更長久,這就是婚姻。甚至發展到後來,還有一個儀式叫婚禮,向大家公布新家庭的成立,讓男女雙方相互承諾,也強化了彼此的責任。
在接下來的幾千年裡人類不斷發展,有了貨幣、商業和文明,結婚也成為普世價值。在漫長的婚姻歷史中,我們會發現,婚姻很少與愛情密切相關。愛情在婚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主要依賴兩個條件:個人主義和經濟的發展。一個人唯有擺脫家族和貧窮的限制, 才有可能在結婚時,任性地選擇愛情。由此看來,完全為愛而結婚,是個人主義的勝利, 是人類社會的進步。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因愛而結婚的條件更為苛刻,更理想主義,這也是很多剩男剩女的致命傷所在。
社會心理學者莎倫‧布雷姆經由大量的案例追蹤,在《親密關係》一書中揭示:基於愛情的婚姻常常令人困惑和難過;純粹為愛結婚的婚姻,更容易離婚,結合了現實利益的婚姻,更穩固;自由婚姻的滿意度在婚後兩年就開始大幅下滑,而「包辦婚姻」的滿意度,起點雖不高,卻相對穩定地呈現逐步上升狀態,在婚後五到十年,遠遠超過自由婚姻。這是一個很好的佐證,證明自由和世俗幸福的關係並不大。
我們都想要天長地久的愛情,但婚姻並不只是愛情。在中國,結婚絕對不只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是兩個家庭甚至是兩個家族的結合。所以,我們講究門當戶對,講究志同道合,講究家庭背景。所以,要大擺宴席,要周知親友,要昭告天下。結婚後,要面臨兩個家庭的交往,要應對日常生活的瑣事,要解決柴米油鹽醬醋茶……。當兩個人褪去了最初的激情,開始有了摩擦和爭吵,甚至開始厭倦,應付不了生活的各種壓力時,愛情逐漸淡化,甚至有人選擇分手。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可是離婚比分手的成本高很多,有時婚姻反倒成了黏合愛情的媒介手段。正如朋霍菲爾在主持婚禮時所說:「不是愛情維持你們的婚姻,而是婚姻維持了你們的愛情。」如果你在經濟上自給自足,一個人過得不錯,沒有生養孩子的緊迫感,對情感品質要求很高,要的是一段情投意合、共同成長的親密關係,那麼,真的很難幫你找出結婚的理由。
(影片來源:CHOCO TV)
其實,很多關係的建立都是基於利益的交換,也包含婚姻。這裡的利益不僅是物質利益,還可以理解得更廣一些。當這種交換在一定時間內處於均衡狀態時,關係就能健康維持並發展。今天,婚姻的意義在於相互平衡的利益交換,在於心理的支援——我們有時很孤獨,面對得失,面對生死,我們需要支援;我們面對生活的坎坷,需要陪伴;我們面對美好,需要分享。婚姻讓我們找到值得託付的另一半,相互扶持和慰藉。
一個好的結婚對象,應該是一個身體、生活和靈魂都能陪伴你的好朋友。不過這樣的人出現是個低概率事件。大部分人的婚姻雖讓自己更完整,卻也並不完美。而大部分剩男剩女都在等待那個「完美」。如果你真的決定等待一個完美的人,你要有心理準備——完美的愛情,也許會在下一刻到來,也許一輩子都無法等來。但如果你有一顆足夠強大、能一直等待的心,這也是個好選擇。
(影片來源:愛奇藝)
婚姻,並不只是愛情,更多在於責任。我們為什麼要結婚?我想,最重要的還是為了繁衍、為了抵抗生活、為了過得更好、為了不孤獨、為了幸福、為了讓人生完整。而要更圓滿地步入婚姻,讓婚姻更幸福,結婚前還得做好充分準備:
- 心理準備。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也是兩個家庭的事情。結婚就意味著告別單身, 離開原生家庭;意味著直面現實,學會共同生活;意味著責任,與其他異性相處要有界限;意味著成家立業,要開始讓長輩少點擔憂。這些都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 物質準備。準備一些共同生活的必需道具,這裡有雙方需要準備的東西,也有雙方父母覺得需要準備的東西。
- 相處規則。結婚後朝夕相處,激情和愛並不是最好的黏合劑。夫妻雙方需要有經營婚姻和家庭的規則,譬如經濟如何管理、家庭的事務如何分工、過年如何平衡兩邊家庭、如何給對方足夠的自由空間、如何充分包容對方的缺點(結婚前都可能會無限忍受)等。
明白以上這些,做好這些準備,會擁有更加理性和舒適的婚姻。
本文出自 好的文化《讓畢業後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別等到畢業才後悔 你的未來,明明可以比別人好》
【更多資訊請上《出色文化》;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