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適當管教」的父母
當父母強勢要求「必須這麼做」進行指導,會演變成扭曲的「支配」,往往導致孩子因為恐懼而迫於順從父母。父母會失去「中庸」的管教之道。
只要父母沒有好好將「完全交給孩子去做,不要插手」謹記於心,孩子就無法學會自動自發,這就是現代的親子關係。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只要父母沒有好好將「完全交給孩子去做,不要插手」謹記於心,孩子就無法學會自動自發。
寫到這裡,我不禁覺得感慨,腦中回憶起自己的幼年時期,那大約是一九七○年,那個年代的孩子還可以具有許多「小孩的秘密」。
讀小學的時候,我住在都市的住宅區。社區後面就有一座小山,孩子們將山坡斜面上的窟窿挖大,形成洞穴。這個洞穴剛好可以容納五個人。帶頭的我帶領左鄰右舍的小孩進入這個洞穴,隨性聊天直到天黑。天色暗下來以後,就會有父母大聲喊著名字,叫小孩回家吃飯。「噓!」所有人立刻安靜下來。這是小孩的秘密基地,所有家長都不知道有這個洞穴。孩子之間產生連帶感,既期待又開心的來到這裡……
很多讀者應該都有這樣的回憶吧。當時十四歲以下的幼年人口比例占二四%,這樣的時代背景造就了這種隨處可見的情景。如今日本兒童人口比例滑落至一三%,親子關係也隨之徹底變質。
「教養」變成「命令」,最後演變成父母的「枷鎖」
學校教育則更將孩子逼向死胡同。
長期以來社會批評「家庭的教育力低下」,然而,到底「教育力」指的是什麼?由於切入點不同,「提升教育力」這句口號是對也是錯。
教育包含廣泛的活動。日本目前已經不再實施的「寬鬆教育*」以及「尊重個體」、「因材施教」等價值,都是打造教育核心的重要方針。「責罵」、「堅決的態度」及「父母的威嚴」等教育想法也是如此。前者與後者看起來似乎是兩種極端的教育立場,然而這種區別是膚淺且沒有意義的。我認為任何教育方法,最重要的都是打造一個場域,促進孩子與大人之間進行豐富的心靈交流,相互學習。
「現在的小孩很沒有規矩,所以家庭才需要嚴格的管教」。
在這個少子化的速度遠超過自認聰明的大人所預測的時代,我堅決反對站在這樣的觀點上,去強化父母的教育力。
因為孩子背負著太多來自父母的壓力、父母的管教容易變成過度干涉,孩子不斷遭到否定,最後產生的弊端就是孩子難以培養自發性和自尊心等健全人格。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孩子背負著太多來自父母的壓力、父母的管教容易變成過度干涉,孩子不斷遭到否定,最後產生的弊端就是孩子難以培養自發性和自尊心等健全人格。
目前,早期「教養」階段最必須注意的問題就是,避免讓教養成為以實施管教的人為中心的「命令」,並形成對青春期孩子的「枷鎖」。我希望所有人都知道,在少子化的時代,從「教養」走向「命令」並演變成「枷鎖」,是存在於每個家庭的危險。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種狀況發生?
為了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應該首重能夠提升孩子自發性和自尊心的「認同」、「容許」、「理解」等母性功能為優先。一般來說,孩子出生以後,一開始的親子關係以母子關係為主,隨著成長加入父子關係,並且在最後學會適應嚴格的父系社會原理,而我們應該在這整體過程中檢討家庭的教育力。
屏除個別家庭的差異,僅依賴輕率且偏頗的「區域性教育力」,孩子便有可能會被更大的強制力壓垮。
「打招呼運動」是日本全國所推廣的「心靈教育」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個。「走在路上,請大聲的向人問好」,可以說是相當制式化的教養運動。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家長會等組織的成員,輪班上陣擔任「榜樣」,在上下學的時間站在路上,對著來來往往的學童打招呼。擔任路口導護的志工媽媽說「早安」,聽見問好的學童一樣回應「早安」,這是一種表面上的制式行為,是毫無心靈交流的。按照社會期待回應大人的問候,孩子就能得到讚賞。但或許孩子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問好,等陌生的大人消失在自己的視線後,才會不屑的說著「真煩!」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圖說:按照社會期待回應大人的問候,孩子就能得到讚賞。但或許孩子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問好,等陌生的大人消失在自己的視線後,才會不屑的說著「真煩!」
就像這樣,採取這種只維持外觀光鮮亮麗的教育,在「教育」的美名之下,便會隱藏著許多孩子的感受,成為大人的盲點。換句話說,社會教育孩子「做做樣子就好」,儼然在指導孩子演一齣「鬧劇」。沒有用心的問候,就不是真的互動。就算在講究客套的大人的社會裡,必須這麼做以合乎禮節,但是從小灌輸這樣的思想,我認為是相當令人遺憾的做法。
我之所以會將打招呼運動當作「鬧劇」是有原因的。我在小學高年級的時候,發現用早熟的態度和對的方式打招呼,就能取悅大人和爸媽,所以會刻意去表現出那種樣子。大人以為我是真心的,開心的大讚我「很乖」。
過去,孩子具有自己的寬廣世界和秘密空間。在孩子幾乎被剝奪這些東西的現代,所有地方社會的大人,聯合起來教育(管教)為數較少的孩子,這會引發什麼問題?處於隨時隨地都被監督的狀態下,孩子無法遠離大人視線,在生活中好好喘口氣。孩子原本對知識的好奇心,敗給害怕被大人責備的心理,未能獲得滿足,逐漸形成無法自行判斷選擇、實踐且缺乏自發性的性格。
相反的,如果能夠不要壓抑孩子,充分發揮認同、接納等社會的教育功能,我們就能期待孩子對自身的存在感到喜悅,建立起生命中寶貴的自尊心。在家庭中接受過度嚴苛管教的孩子,或許也能因此得到解救。為了彌補家庭教育力的不足,大人應該平等對待家家戶戶的孩子、不分你我,對於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區感到喜樂,打造一個能夠分享喜悅的地方性社會。
如此一來,相信幾年後孩子心中大人的心靈顏色,就會降低「黑色」和「灰色」出現的比例吧。
本文摘自世茂出版《都是為你好:揭穿原生家庭的幸福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