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元熙】
If I can make it there, I'll make it anywhere.
如果我能在那裡成功,我就可以去任何地方。
It's up to you, New York, New York!
就讓你決定吧,紐約啊!紐約!
有點年紀的讀者,對於這首經典歌曲應該不陌生。知名美國歌手法蘭克.辛納區 (Frank Sinatra)在1978年唱紅這首〈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歌詞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紐約繁華的夜生活,充滿著機會與誘惑。
但外界較少知道,其實這首歌是在前一年的同名電影裡,由歌手麗莎.明尼莉(Liza Minnelli)演唱,辛納區則是在隔年公開演唱改編版本。不過後者的知名度不僅高,甚至也成為日後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贏球的主題曲。
辛納區找到了他的機會。而40年後的紐約,則成為新創公司的逐夢之城。
募資額一度超越矽谷、全球評比第二
根據Startup Genome(2018)全球創業生態系評比,綜合團隊表現、人才數量、創業經驗、募資、市場觸及等五項因素,紐約排在世界第2位,僅次於矽谷。而這已經是連續兩年的好表現。
紐約的募資能力也很驚人。資誠和CB insights共同研究報告指出,紐約新創募資金額不只穩居東岸城市第一,2017年第3季共42.2億美元,一度超越了舊金山的41.7億美元和矽谷22億美元
換句話說,無論是單指美國或全球市場,紐約已經能擺在天平兩端,和矽谷並駕齊驅。全球估值第8大的共享空間獨角獸WeWork,就是從這裡起家。「如果要接近市場、判斷商業模式正確性,紐約會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是技術團隊,則應該去灣區,大批創投正在那找尋標的。」WeWork Labs全球負責人洛伊.亞德勒(Roee Adler)說。
貼近消費市場,金融、電商大咖雲集
旅居紐約數年、目前擔任來易(Lair East)加速器顧問的台籍創業家Arthur Tu也有同樣觀察,他認為兩地最大的差異在於「人口」和「市場」。因為灣區面積廣,城市都不大且人口少,即使是舊金山也只有約80多萬人。相較之下,紐約人口多了10倍,其實更加適合台灣團隊發展。他說:「台灣創業者滿喜歡創立平台類型的生活服務公司,若是到矽谷,並無法獲得足夠用戶支撐,當地創投對這類型服務也相對沒興趣。」
另一方面,他認為紐約有極佳的產業優勢,從金融業、零售電商、流行時尚圈到媒體、行銷大公司總部都在這裡。「不管是找人才、建立人脈或是談生意,接近產業鏈機會都會比較多。」
紐約新創國際社群——ERA加速器的共同創辦人莫瑞.雅提哈諾魯(Murat Aktihanoglu)則用「實際」(practical)這個字,來形容這裡的新創環境。「並不是說剛開始沒有營收,團隊就不會成功。但這裡更期待你可以快速做出生意,重視商業模式的設計,」他說。
華爾街出身、在紐約創業17年的RiskVal創辦人胡國琳,對此感受更深刻。他表示曼哈頓金融圈向來排斥外國人,加上企業規模龐大,「挑選合作對象很重視穩定性,如果你的營收一直沒有起色,他們也會擔心哪天找不到人。」
更重視商業模式,速度快才能做生意
這幾乎是落腳紐約的台灣新創共同體悟。
在這座物價、房租和員工薪水都不便宜的大都市裡,「積極做生意」可說是新創公司的座右銘,他們慢不下來,也沒時間等待。
「這裡最大的銀行衝得比誰都快,如果要和他們合作,你的腳步可以落後嗎?」曾任IBM首席科學家,在紐約待了超過20年後的林清詠笑說,只有跑在產業前面,才有機會能拿到這些大客戶的訂單。他創立的人工智慧公司Graphen公司,在不到一年時間就和全球資產規模第5大的中國銀行達成合作。
當然,要做出一門好生意,不是三言兩語能道盡。但入選《富比士》潛力創業家榜單,年紀不到30歲的台灣兄妹檔Michelle Lin 和 Wayne Lin選擇只在網路賣指甲油,卻創造幾百萬美元營收成績。他們認為在紐約,「品牌行銷」的重要性更大、影響更深,否則沒有人會注意到你,特別是每個月都會有新的時尚品牌成立。
正如〈紐約,紐約〉歌詞所寫,「如果在這裡成功,去哪裡都可以了。」越來越多的台灣新創,也正在這座大蘋果裡,證明自己的實力。從競爭裡出線,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