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30年
兩岸往來便利 助她完成母親夙願
文‧陳翠仙
現在,臺灣人要到中國大陸十分方便,有臺灣人笑稱「早上在臺北吃完早餐出發,中午就能到達廈門吃午餐」,這是兩岸交流不斷加深、兩岸同胞不斷努力的結果。在30年前,老一輩人因為兩岸曾經的動盪,背井離鄉、骨肉分離,他們也成為了兩岸交流的見證者。
79歲高齡的臺灣人張阿珠也是那段時期的親歷者,她向記者講述了她與母親曲折的尋親故事。1948年,她跟隨家人到廈門探親後就與臺灣的親人失去了聯繫,母親王招治一生的夙願就是能夠回臺灣看看,但直到去世也沒能完成這個心願。2009年,張阿珠踏上了暌違60餘年的寶島臺灣,替母親完成了夙願。「現在不一樣了,臺灣想回去就回去。」回想起過去尋親的艱難歷程,張阿珠連連感歎如今的便利。
寫尋親傳單托人帶回臺灣
張阿珠是臺南人,她的父親做建材生意。1948年,父親帶著一家人到廈門,一方面找大哥探親,一方面是探探廈門的建材市場,想要在廈門做點生意。那年她只有8歲,年幼的她怎麼也想不到那次的廈門行,讓她與臺灣的親人分隔了幾十年。
「我們到廈門不久之後,兩岸的局勢就開始緊張,無法回臺灣了。」張阿珠說,雪上加霜的是,她的父親和一個弟弟先後得了急病去世,只留下她和年幼的弟弟還有柔弱的母親王招治。
「在廈門,我們除了大伯之外再無幫襯,母親好不容易才把我和弟弟拉扯大。」想起母親所受的苦,老人雙眼泛起了淚花,「她一輩子的心願就是能夠回臺灣看看。」1987年,得知兩岸恢復往來,一家人都十分開心,但是王招治積勞成疾,臥病在床,已經沒辦法回臺灣了。
儘管如此,張阿珠一家還是沒有放棄,積極尋找在臺灣的親人。「那時候我在廈門的醫院工作,兩岸恢復往來之後,經常會有一些臺灣人到醫院看病,我就向他們打聽,認不認識我的家人。」張阿珠說,她和弟弟一起寫了一份傳單,寫明自己家在廈門的情況,請要回臺灣的人幫忙帶回去。「那時候發了好多傳單,只要是從臺灣來醫院的人,我們都會請他們幫忙帶。」張阿珠說,「我們也知道這樣做,找到親人的可能性不高,但是想著萬一他們在臺灣看到傳單,得知我們過得很好,這也是一種慰藉」。
表哥赴陸看望 母親笑了
自1987年以來,兩岸人民往來越來越頻繁,張阿珠打聽到的消息也越來越多,苦苦尋親的一家人終於看到希望。「在上世紀80年代末,我們找到了一個在臺灣認識我姑姑的人,並從她那裡打聽到了我姑姑的電話號碼。」張阿珠說,懷著激動的心情,他們與姑姑通了電話。
「那是這麼多年來,我們第一次與臺灣的親人取得聯繫。」張阿珠說,「雖然未能見面,但是這通電話緩解了母親的思鄉之情。」更讓張阿珠一家人感到高興的是,通過姑姑,他們聯繫到了其他親人。「姑姑幫我們找到了我的表哥表姐,但是那時候我的舅舅們都已經去世了。」張阿珠說,儘管如此,能聯繫上家人還是讓張阿珠一家十分興奮。
親人之間總是相互掛念,王招治一心想回臺灣探親,她的侄子們也迫切想要見到這位在廈門的姑媽。「跟表哥通過幾次電話之後,他就決定到廈門來看我們。」上世紀80年代末,表哥赴廈他們相見,想到當時的場景,張阿珠激動不已。「母親和表哥抱頭痛哭。」張阿珠說,這既是親人相見的喜悅,也是王招治對那段艱苦歲月的情感宣洩。
「表哥在廈門待了幾天,那幾天是母親最開心的時光。」張阿珠說,王招治平時不苟言笑,那幾天她的嘴角卻時常掛著笑容。
後來,到廈門看望他們的親人越來越多。「我其他的表哥和表姐們也都陸續到廈門看望我們。」張阿珠說,這讓沒辦法親自回臺灣的母親不再那麼遺憾。
回臺灣幫母親完成心願
無論人們懷著怎樣的心情,歲月依舊不停往前走,1994年王招治去世了,最終也沒能回到臺灣。「去世前,母親跟我說讓我們把她的骨灰撒到海裡,讓她隨著大海漂回臺灣。」回想起母親的話,張阿珠的淚水濕了衣袖,「雖然我們沒有那麼做,但是現在回臺灣的時候,都會把母親的骨灰帶一點在身上,踏上那片她日思夜想的土地後,告訴她『媽,我們到了,這就是臺灣。』」
「我一輩子都在幫母親尋親,她的夙願我們替她完成。」張阿珠說,2009年她和弟弟終於有機會回到臺灣。那次到臺灣,不僅幫母親完成了心願,也讓她找到了兒時的玩伴。
「現在我們到臺灣很方便了,臺灣的親人也經常到廈門看我們。」張阿珠說,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取得聯繫之後,他們的往來越來越頻繁,「現在臺灣的表哥表姐們經常到廈門小住,有時候一整個家族組團,既探親也順便旅遊。」老人指著相冊告訴記者,「這就是上次他們來時候拍的大合照」。
在張阿珠看來,兩岸交流30周年除了讓她和臺灣的親人聯繫更加緊密之外,也吸引著許多臺灣人到中國大陸。「現在臺灣的親戚來了之後會驚歎中國大陸的發展速度,感歎我們吃穿住行都這麼舒適。」張阿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