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三小四生? (小二小五也可以啦) 是否發現頂嘴已經有一咪咪嗆聲的味道? 考試有點那麼不稱心如意還開始出現8字、7字頭? 小祕密紙條現身還不給妳看 (是「真的不給」那種),其實那些秘密也無關痛癢?
「唉唷~不會是青春期吧?!」
雖然許多父母對青春期嚴陣以待,但萬萬沒想到小三、小四的孩子已經出現「症頭」了! 我的老天鵝,不是還有2、3年的好日子嗎?!
青春期是個長不長、短不短的成長階段,用比較寬鬆的標準來看,大約是12-20歲。對於比較年幼的9-12歲,一般會稱之為「前青春期」、或「青春期前期」。心理學家當然不是閒閒沒事做,硬要分前後左右什麼期的…...分期必有因,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前青春期的孩子,及相關的親子相處之道吧!
影響1:學校環境
精神科醫師艾瑞克森 (Erik Erikson) 提出非常重要的人格發展八階段,其中6-12歲的階段,孩童最主要的人生任務就是「在學校讀書」,因此這個圍繞在讀書的任務上如能獲致成就,孩子及發展出自信;相反,則容易自卑。艾瑞克森並非僵硬地相信「成績」是評判這個階段是否任務完成的標準,但孩子能否在學校、在學習這件事上「成功」,是非常關鍵的。
把此理論拿來看我們現在的中年級-高年級生,不難發現「學校的一切」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上了中年級,孩子要同時經歷課業難度增加、換老師、換同學、增加兩天全天課…..等等變因。這些變因勢必會影響到孩子在學校的成就,可能正面、也可能負面發展。光是不同老師帶來的作業量差異、處罰學生方式的差異,就足夠讓很多孩子 (當然還有家長) 天天崩潰了。
中年級孩子所承受到的壓力,可能不只是我們在家裡看見的那樣吧。
影響2:道德發展階段
心理學家柯爾柏格 (Lawrence Kohlberg) 提出其知名的道德發展理論,其中9-12歲的孩子仍像低年級的孩子一樣服從權威、表現出從眾行為,但差別是他們並不只是懼怕或盲從權威,而是更多了「人際關係上」的尋求認可,及法治上的是非判斷。
因此這個年紀的孩子雖然基本上仍算願意聽從老師、父母的三令五申,但同儕的影響已明顯增加,他們也更頻繁地運用自己的思考判斷。父母必須多加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具有合理性,不能一味地「我說了算」。
影響3:社交領域
進入中年級後,這個領域開始「精彩」了起來…從功課間的競爭,到同儕間的相處壓力,社交上的進化與學習即使不算是前青春期孩子的「當務之急」,也算主要課題了。雖然父母仍是孩子最主要的「認同對象」,但同儕間造成的壓力及能給予的認同感,已非低年級時可比擬。
此時也可能是孩子第一次經歷「霸凌」、或類似經驗的年紀。無論有意無意,孩子都有可能會在群體中嘗試人際間的「控制」。即使是一向乖巧的孩子,也可能會說出「妳如果下課去找他,就不是我的朋友」這樣的話,或是行為上「排擠」其他同學。這是成長歷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父母自然會擔心,也需要更有智慧的陪伴。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這好像都是在說女孩子? 也許是、也許不是。我們就先放下性別,仔細觀察孩子是否已進入上述的發展期? 行為上有無出現類似的困擾? 有的話,請參考下集提供的建議及原則,也歡迎心有戚戚焉的父母們,分享您的經驗,我們一起成長!
★此為 醜爸 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本文圖來源 flickr
懷孕 生產 育兒 健康 豐富資訊都在
成長百科www.newlife101.com.tw
★有任何Q&A問題都可以提出喔!
https://goo.gl/forms/YdcyQBmPJdMWUFBa2
★歡迎到成長百科FB粉絲專頁按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