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悲歌,是性格(命),也是選擇(運)。
他意外登位,成功掃除奸黨,推動轉型正義!
他品格優秀,勤儉律己,勤奮治國!
但是在他之前的兩位皇帝,留給他的是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貪腐橫行,文官貪財,武將怕死
天災人禍,財政困難,民不聊生
流寇肆虐、異族劫掠、內憂外患
儘管他勤政不輸雍正,但敗壞的官風不給他機會
儘管他比前任優秀,但是內外強敵不給他機會
儘管他渴望中興,但是時代跟歷史不給他機會
他有對付奸黨的小聰明,卻沒有撥亂反正的大智慧
他有任命百官的權力,卻總是用到逢迎拍馬之輩
他性格急躁,以至於成為悲劇英雄製造機
他優柔寡斷,政策髮夾彎不斷
他畏懼輿論、不想扛起政治責任,不斷用下屬頂罪
他道德高尚,但是沒有應對內外強敵的謀略
當前兩任隨意揮霍、貪腐成風造成經濟停滯不前,民生前途黯淡之際,北方強敵崛起,文攻武嚇不斷﹔
當轉型正義變成私人鬥爭的工具,無法帶動政治革新﹔
當內閣成員不斷更替,從上到下沒有人要主動承擔政治責任,提不出應對時局的最佳策略﹔
當政策選擇遭遇不講道理的偏頗輿論壓力時,領導人沒有堅定的信念與意志力,只能朝令夕改,髮夾彎不斷﹔
崇禎皇帝擁有優秀的個人特質:
勤奮:好學不倦,文武雙全
勤儉:節衣縮食,杜絕奢糜
勤政:每日工作超過14個小時,憂心國政
但是難以應付惡質的官風、吃緊的財政、
後金的軍事侵略與流寇的不斷騷擾。
加上他性格上的缺陷:
急於求成:望治心切,在位17年,
更換19任內閣首輔(宰相)、50多個內閣成員,
也無助於行政推動﹔
不想負責:畏懼輿論,在重大決策上,
不想承擔政治責任(不沾鍋!),事情敗露之後,
找替罪羊頂罪,
官員人人自危,再也不敢講真話。
優柔寡斷:關鍵時刻,無法痛下決心,
致使政治、軍事情況一再惡化。
生性多疑:得到人才,卻無法全心信任,
甚至錯殺忠臣,讓自己成為「悲劇英雄製造機」。
面對腐敗的政治、連年的災害、飢民的造反、外族的入侵,他卻錯殺忠臣,自毀長城,無論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挽救城破國亡的宿命。
當北京城破,崇禎皇帝要求皇后自盡、送走兒子、斬殺女兒長平公主之後,他獨自一人,披頭散髮走上煤山,在老槐樹上吊自殺,壯烈殉國,結束短短34歲的人生,令後人婉惜不已。
無論他如何努力,最終難逃亡國命運,以身殉國一心追求「明君」的歷史定位,最後卻落得城破國亡。
本文出自 好優文化《崇禎皇帝的宿命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