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努力改變,有些事它就是注定的。
文/陳怡潔 攝影/李昌元
關於死亡,我們常常避而不談,好像說出口就會招致某些不祥,但它一直都在發生;當有新生命誕生的同時,也不斷在面對舊生命的逝去,差別只在我們是否有所察覺。在歲月流轉下,我們隨著經歷與時光的累積,不得不開始與死亡相遇,學著將面對死亡化做一種態度。
而以編劇、演員和導演多重身分活躍於舞臺的王靖惇,則將它溶入生活、講演等創作之中…。
對於死亡,有著難以言說的莫名恐懼
清晨的陽光灑在建築物的縫隙裡,姨媽牽著小學一年級的王靖惇在路上行走,隨著腳步拐進小巷,他撒嬌地跳上姨媽的背。雖然眼神總是反覆地來回張望,害怕被同學看見而引來不必要的訕笑,卻還是依戀著這短短幾分鐘的親暱。
畫面一轉,姨媽消失在鏡頭之外,只剩王靖惇坐在椅子上看卡通,房間傳來的談笑聲忽大忽小,忽遠忽近…,「我眼前突然浮現姨媽與母親的臉,意識到她們總有一天會消失不見。」霎時間,一股強烈的恐懼與不安席捲而來,幾乎要將他淹沒。
「我是個害怕失去的人。」王靖惇坦言,幼時因父母忙於事業的擴展,他的成長環境多半與姨丈姨媽緊密相連,姨丈姨媽「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模式,再加上原生家庭開明的教育政策,不僅讓他感受到兩倍親情與關愛,更讓他對家庭有了濃厚的依附感,以致於他從很小的時候,對於代表分離的死亡,總是懷抱著一股難以抹滅的畏怯感。
這股畏怯,常常讓他陷入一種胡亂地想像──想著有天再也遇不見對方了,那麼,現下這一刻,就是他們共有的最後一個畫面。
「有一天,高中國樂社的夥伴在團練後向我道別時,我再度產生這樣的胡想。」看著夥伴穿著白色上衣、藍色牛仔褲與紅色包包,他沒有想到,這一次的胡思亂想,竟然成真。
離去的背影,成了難以抹滅的畫面
同學的意外逝去,給予王靖惇很不真實的感覺。「我總認為他隔天就會出現,腦海還存有他鮮明的身影,但他就是離開了。」
那名同學在意外發生前的下午,曾經打電話給他,確認當天是否還有社團活動。
「我說沒有,他就說要去書店看書,我們便結束通話。」
在得知同學死訊後,一股自責感自他心裡浮現,想著如果當初邀同學見面,或是跟他一起回家(即使兩人的路線完全沒有交集),是不是就能避免這件事的發生。我的第一部作品『魚』,就是對這段往事的回溯。」王靖惇說,「魚」描述一對夫妻在相處上有些問題,他們不斷重複自己的人生,並嘗試著改變,但就算每次發生的事情都不一樣,最後都必定有人死亡。
故事的主角不斷想要做各種努力來改變事實,甚至討論為什麼每次結尾都注定悲劇。但最後他們發現,這段關係注定要有一個人死亡,才能夠獲得解脫。
「這是一段自我剖析的過程,我想表達的是,不管怎麼努力改變,有些事它就是注定的。」因著這部創作,王靖惇與過往的自己達成和解,勇敢地直視同學的離去。即使當年他或許可以藉由邀約而改變同學的命運,但死亡是每個人必走的道路,誰都無法永遠逃離;我們就像養在玻璃缸的魚一樣,以為世界很大很自由,可以去任何地方,但其實我們一直生活在玻璃缸裡,所謂的「遼闊」不過只是一個假象。
源自於父親的繼承
對過往的回溯,王靖惇開始探討與剖析自己對死亡的態度。他發現,自己對死亡的負面思緒,很大一部分緣自於父親。
「我們家在嘉義曾經是望族,後來家族逐漸走向瓦解,而祖父母因為票據法離開家裡,導致爸爸很早就出外闖蕩。」父母被迫長期在生活中缺席,一直是父親心裡無法化解的遺憾,這份思念不僅讓他把家人緊緊地綑綁在一塊,更直接造成他對死亡的恐懼。
即使人的形體經由死亡而消逝,思念仍舊不斷影響著父親,並在日常生活中體現:「記得有一次,爸爸吃著白糖糕,眼淚突然掉了下來,他想到小時候家裡都會擺放類似的甜食。」
父親是長子,一直以來都背負著復興家業的使命感。他甚至在爺爺、奶奶和叔叔過世後,夢見自己回到了小時候住的四合院裡,全家人都在門口歡迎他,他卻哭著跪在門口,不停地道歉說自己沒有照顧好弟弟和媽媽。
大家庭的覆亡,讓王靖惇發現,無論在家或離家,流離失所或溫暖舒適,家都是人們心靈最終的依歸,人生旅途的定錨點。我們無法避免死亡的來臨,亦無法不去追尋安定的歸屬感。「『家庭三部曲』便是將家庭與死亡議題結合後,所展現出來的自我理解與期許。」
讓已逝的生命透過創作,得以延續
「如果說『屋簷下』是在揭開失去家庭支柱後的傷疤,『台北詩人』便是在害怕死亡最後是一片虛無中,想盡辦法去坦然面對,而『想像的孩子』就是試著放下一切,嘗試做到真正的超然。但就算劇中的角色已超脫生死,卻不代表我可以淡然看待死亡,只能算是一種對自我的期許。」
王靖惇坦承,自己現在仍舊畏懼死亡,但藉由創作,他逐漸感受到死者的生命在他的作品中獲得了延續,也許對還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而言,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將自己與亡者共同的記憶保存,讓他們死而未亡,活靈活現地存活在我們的生命裡,這才是對亡者的補償和未亡者的救贖。
舞臺上的表演已經來到了結尾,主角到了與世界告別的時刻,一直跟在他身邊的神秘人,在這時候終於公開了身分,原來,他不是陰差,而是即將隨主角離開的「少年主角」…。
臨終之際,我們能如何告別自己的人生,告別自己所愛的人,告別自己不能帶走的一切?王靖惇試著在創作中讓自己與過去的自己和解,隨著角色統拾散落一地的人生碎片,思考如何擁抱不完美的人生,讓觀者鬆口氣的同時,也能夠帶著笑容離場。
【王靖惇小檔案】
臺灣大學戲劇系及戲劇研究所畢業,現為全職劇場創作者。其創作題材關注當代社會人文樣貌,編導作品《台北詩人》曾獲邀參與2014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及2015 年深圳城市戲劇節,並至廣州、上海等地巡演,獲熱烈好評。是近來創作力十分活躍的編導演之一。
【聽聽王靖惇】
因為獲得,所以失去。學習與過去和解,重新檢視自己,才能更坦然地向未知出發。
*本篇文章由《張老師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