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往往與金錢畫上等號,志工服務則與行善、宗教奉獻連結。這兩件事截然不同,猶如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臺大園藝系畢業的陳聖凱,卻巧妙將這兩條平行線,拉出一個又一個的交點。他到底是如何找到兩者間充滿衝突卻又和諧的交集?
文字/鄭育容 攝影/陳弘岱
位在臺北市一處老舊公寓二樓的「以立國際服務」,辦公室很簡陋,幾張簡單的辦公桌加上電腦,活脫就是居家客廳改建的辦公室,很難想像這是專做國際志工服務的公司。「我們提供的服務主要有兩種,一是組織散客型志工團,顧客繳錢給我們,我們負責安排他們到需要志工服務的國家,出力幫忙蓋設施等等;另一種則是只出錢不出力,也就是單純捐款給需要幫助的對象。」執行長陳聖凱解釋「以立國際」的營運模式。
位在臺北市一處老舊公寓二樓的「以立國際服務」,辦公室很簡陋,幾張簡單的辦公桌加上電腦,活脫就是居家客廳改建的辦公室,很難想像這是專做國際志工服務的公司。「我們提供的服務主要有兩種,一是組織散客型志工團,顧客繳錢給我們,我們負責安排他們到需要志工服務的國家,出力幫忙蓋設施等等;另一種則是只出錢不出力,也就是單純捐款給需要幫助的對象。」執行長陳聖凱解釋「以立國際」的營運模式。
「在尼泊爾幫助震災民眾的同時,他們也在無形中幫助我們,學習如何與大自然相處。」陳聖凱強調,尼泊爾人教他的是如何更貼近大自然生活。他舉例說,尼泊爾的生活並不便利,多數尼泊爾人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太陽下山後,因為缺電,晚上八點就寢是常態,早上五、六點睡飽了自動起床,跟我們常自以為居住在現代化、科技化城市中的先進生活是兩種極端。
實際在尼泊爾生活一週後,陳聖凱發現,身體狀況跟氣色都明顯變好很多。兩相比較,陳聖凱心有所感的說,「我們成天開著空調讓自己舒服,晚上則是開燈熬夜,但這樣的生活,完全與大自然乃至於地球的運行相違背,身心靈狀況當然不會很好。到尼泊爾當志工,還沒幫到災民,反倒先學到一課,就是生活要跟大自然合而為一,這樣身體跟氣色才會越來越好。」他表示,這是志工團共同的感受。
正因為從面試志工過程,看到臺灣高中生對挫折的抗壓力不足,陳聖凱越發想把志工團當作行動教育,全力做好。他指出,曾有志工因為不想跟被協助的民眾吃同樣的餐點,要求回車上用餐,這讓陳聖凱無法接受,他認為不應有區別心而忘了初心。這也促使他進一步把「以立」定位為國際志工教育機構,他希望前來參加國際志工團的人,做志工的同時,也能重新省思自己的生活態度、價值觀、視野,調整看待事物的角度,並在過程中培養出領袖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