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5 p.m. 刷牙
要拔牙?找理髮師就對了
吵鬧的群眾紛紛湧向舞台四周,入迷地看著眼前演出的場景,一起捧腹大笑、大呼小叫。一個穿著丑角服裝的小丑拿蘋果表演雜耍,有人拿著一副鉗子對現場觀眾說話:「你們誰有牙痛啊?」他伸指戳著前排觀眾的臉問道。觀眾緊張地低語,但沒有人站出來。那人又問了一次,這次聲音比較響亮。有一個聲音從擁擠的群眾之間傳來:「我牙痛,你能救救我嗎?」台上那人笑笑,示意牙痛的病人走上舞台,躺在地上。表演雜耍的小丑放下蘋果,爬上病人的胸膛,讓他動彈不得。現在群眾蜂擁上前觀看,看到鉗子伸進那個年輕人的嘴裡,拔出一顆齲蝕、發黃的牙齒。台上傳來極其痛苦的喘息聲,然而……一滴血也沒有流出來。病人高興地揮揮手,「我好了!真是奇蹟!」群眾歡聲雷動,許多飽受牙痛之苦的人口袋裝了錢,開始排隊,巴不得趕快享受自己的無痛手術……
在中世紀歐洲的各大城市,大概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台上那個人是眾多自稱為拔牙者的江湖郎中之一,如果臉皮夠厚的話,他們甚至可能自稱為大善人。然而,吃過他們苦頭的日耳曼人對這種自我吹噓一點也不買帳,給他們取了個綽號,叫「裂牙者」(zahnbrecher)。事實上,這些江湖郎中是一群聲名狼藉的騙子,在歐洲各地惡名昭彰,應該受到無盡的唾罵。然而,群眾被拔牙者強大的感召力和他耍寶的助理──歡樂的安德魯或薩尼(Merrie
Andrew or Zany)──的表演迷得團團轉,容易被哄騙的樂觀主義者禁不起蛀牙的痛苦,照樣趨之若鶩。除此之外,就像賭城的魔術表演,助手藏在群眾之間,等待享受一次無痛的假拔牙手術,藉此激勵群眾的信心。等到真正的牙齒被從不停掙扎的下顎撬出來,溫熱的鮮血噴到前排觀眾的身上時,尖叫聲大概也被觀眾激昂的喧鬧聲給淹沒了。或者事實可能不然。
當我們愉快地刷牙時,帶有薄荷味的水一點一點往下巴流,我們可能突然發現嘴裡有個疼痛的膿瘡,或者有哪一顆牙齒在搖晃,然後我們第二天早上大概會打電話給牙醫,相信他們牆壁上掛的鑲框證書可以證明他們大概不會害我們受傷。但中世紀的人如果不看牙醫,也可以找另外一種人幫忙,這些人的店面擺著一根柱子,纏著染血被單,窗戶和牆上掛著一個個濺出人血的桶子,和一個擺滿各種恐怖工具的架子。在店面布置這些染血的道具是為了顯現牙醫的經驗豐富,好叫病人放心,雖然看在我們眼裡,只能證明他是個心理變態的瘋子,正在炫耀自己的戰利品。最令人發毛的是,這個準備把鉗子伸進病人嘴裡的傢伙,很可能也是他們的理髮師,因為在拔牙的專業技術方面,懂的人固然不少……但每一個都很恐怖。
其中最不濟的是單純的理髮師,本質上就是兼差拔牙的美髮師。然後是訓練比較精良的理髮手術師(barber-surgeon),他們擁有基本的醫學知識,可以執行最簡單的手術。這兩個相互競爭的階級又受到讀過大學的醫師所鄙視,後者幾乎完全不動手術,主要的興趣是研究醫學理論。數百年來,政府在不同的階段給這幾個不同等級的專業人士設定界限,然而只有醫學受到官方的管制,表示牙痛的病人可以合法地被揮動刀子的理髮師按在地上,如同被擊倒的拳擊手,手腳不停地掙扎,想在裁判數到三之前爬起來。
從這裡不難看出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努力避免拔牙手術,並且保持健康的牙齒和牙床。
---本文摘自《用一天說歷史: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你的一天是人類累積的百萬年》一書,馬可孛羅出版
這本書談的不只是先人的故事,同時也是你我的故事
我們過的每一天,人類卻累積了百萬年
環顧我們的生活,人類重複過著這些習以為常的「生活儀式」,
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會過這樣的生活?
而我們所過的「生活」,與古人所過的「生活」到底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關聯?
作者葛瑞格以輕鬆詼諧的筆調,寫下你我都再熟悉不過的日常活動,藉以探索這些活動的由來與演變,除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人如何面對他們所處的環境,也可以理解他們的決定與發明,如何影響現代人的生活。
【本文出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