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做自己吧!正因為每個人不一樣,所以更要用各自的天賦、各自的方法,去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元的幸福。
文/吳若權
越是擁有崇高理想的人,越覺得自己不被了解。但是他們都沒有因為恐懼孤單,而讓自己放棄理想。即使別人認為他是怪咖,他還是繼續走在自己理想的道路。
明明一開始的時候,大家聊得正熱絡,但為什麼轉過幾個話題之後,突然覺得自已搭不上話,同學好友聚會看似形影不離,而此刻的自己十分明白:心,沒有跟他們在一起。
麻吉推你一下:「幹嘛啦!放空喔?」你立刻回神,裝作若無其事的說:「哪有啊!」
你開始既害怕又迷戀這樣的感覺,置身在群體的熱鬧喧譁之中,自己卻有一段時間獨自抽離,你成為冷眼旁觀者,淡淡看著身邊的一切,與世隔絕般的清醒,你知道自己跟他們不一樣,但不知道究竟自己想要走向哪裡。
上課時,這樣的感覺變成你的困擾。大人口中說的「不專心!」正是你的症狀。你的思緒總是無法跟講臺上的老師同步,你很清醒的知道自己並非神遊太虛, 但無論是因為你想躍進的速度太快,或腦筋始終跟不上,總之在課堂中同學們齊聲朗朗的讀書聲中,你仍清清楚楚的聽見自己跟別人完全不同的聲調。
碰到有教學熱忱但脾氣不好的老師,提高音量對你說:「你恍神喔!」你委屈的低下頭百口莫辯,只有心裡的小宇宙知道它的行星,在獨特的軌道運行。
回到家裡,你躲進房間的時間變多了,想和爸媽聊的共同話題變少了,偶爾翻起媽媽桌上的親子教養書籍,瞥見上面的一排標題字:「每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是外星人!」文章的最後一段內容是:「爸媽別焦慮,總有一天,你的孩子會重返地球的!」
你突然好想笑,但也笑不太出來,只覺得大家都很辛苦。
我們都想了解別人,也渴望別人了解自己。但人生有個階段,會一直碰到撞牆期。被了解或不了解,有時候會像是彼此矛盾的搗蛋鬼,在心中打架。你既期待被了解,又怕被看穿心事。為了不被看穿心事,你替自己設下透明的防護罩,讓他覺得你捉摸不定。然後,你又為了不被了解而傷心。
你以為你很了解別人,但當彼此之間的誤會屢次發生,每次卻又解釋不清,才發現其實每個人都很難被了解,即使是跟你最要好的朋友相處,也會有氣到不想再看到他的時候。
而更多感覺孤單的情況,其實是因為我們感覺自卑。總覺得朋友長得比自己好看、成績比自己優越、家世比自己富裕、人緣比自己受歡迎..隨之而來,落後 的感覺非常明顯,猶如自己已經完全脫離隊伍,恨不能就此消失在校園中的茫茫人海,但不幸的,明天還是會遇見那些讓你感覺更孤單的朋友。
孤單,有時候是因為發現自己和別人不同,甚至因此而貶抑自己。形貌不同、身高不同、成績不同、家世不同、背景不同、想法也不同..若能夠接受並尊重 這些不同,豐富多元的人生觀,就慢慢在成長的路上綻放。相反的,若無法接受這些不同,甚至討厭這些不同,就會讓自己陷入孤單的泥沼,不可自拔。
其實,孤單也不是太負面的字眼。適度的孤單,可以讓自己保持清醒。即使是因為自卑而孤單,也能夠成為突破困境的動力。
孤單的極致,是孤僻。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而且徹底的關掉與外界的溝通。自己不肯去了解別人;也不讓別人了解自己。孤僻的人,在獨處時過度孤芳自賞,在與人相處時才知孤掌難鳴。
另一種比孤僻更嚴重的情狀,叫作「自以為是」。這種人看起來並不孤單、也不孤僻,他樂於在團體中和別人互動,但總有本事讓別人不開心。因為他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點不一樣,各自都有獨特之處。我們很有勇氣,在外型上塑造與眾不同的辨識度,卻很少有勇氣去接受彼此不同的想法。
然而所有在外貌或想法上的不同,也只是一種辨識的標記。當你有勇氣追求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生之後,就會發現跟你有一樣想法的人越來越多。或許,每個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標都不一樣,但內心被愛、被了解、被寬恕的渴望,卻那麼相像。
既然如此,不妨就勇敢做自己吧!正因為每個人不一樣,所以更要用各自的天賦、各自的方法,去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元的幸福。等到夢想實現的那一天,就會發現:雖然我們都有點不一樣,但每一顆愛世界的心卻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