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寒流來襲,臺灣各地罕見地出現降雪、下霰等情形;根據氣象預報,另一波寒流將在1/30抵達臺灣,農曆除夕起連續三天,更可能有酷斯拉級的寒流報到。我們原以為今年會是個暖冬,卻被意料之外的寒流凍到全臺農損高達十七億。而今冬臺灣氣候的變化,正是地球氣候變遷「極端化」的縮影。
曾經專研地質學的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教授早在2011年即在所著的《大災變》一書預言:「『全球暖化』並不能充分表達近年來氣候變遷的特色,『氣候極端化』才是更好的描述。」日前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許晃雄副主任投書媒體也指出:「人為全球暖化不僅讓地球升溫,改造聖嬰現象,更可能使極端天氣更頻繁,讓極區變暖,中緯度地區急凍的發生機率變高。」兩位學者對氣候極端化的研究觀點不謀而合。
林中斌教授提到:2009年底和2010年初,北半球不斷有冰風暴、大雪成災。這件事點出了全球「氣候極端化」的特色,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資料,2010年一月是有紀錄以來第四熱的一月份,北半球的陸地表面(海洋表面溫度較低)是有史以來第十八熱的,而南半球陸地表面則是最熱的一月;可是北半球的陸地表面上部分地點(如在美國數處),又是有史以來最冷的一月份。
其他「氣候極端化」現象還包括2008年澳洲新南威爾斯出現五十年來最冷的二月;二、三月間,乾熱的耶路撒冷居然降雪三次。可是2006年十二月到2007年二月卻是127年以來全球最暖的冬天。可見「氣候極端化」現象已不能歸類於偶發的獨立事件。
這難道是大自然反撲勢力和人類開的大玩笑嗎?
目前的氣候理論無法完全解釋愈來愈多的新氣候現象。例如:2009年,氣候學家發現「聖嬰」、「反聖嬰」現象分類不夠用,不得不創造新的名詞「非典型聖嬰」來描述兩者的混合體;也有權威氣象學家認為造成霸王寒流的「北極震盪」(northern oscillation)很難用現有的「全球暖化」觀念來解釋。
何謂「北極振盪」?冬季時期,北極圈常刮起強勁的寒風,而環繞北極的「極鋒噴流」(風速強勁的氣流)將北極寒風限縮在極區寒帶的範圍內,稱為「正北極振盪」。當極鋒噴流減弱時,北極寒風就會順勢南下入侵溫帶地區,稱為「負北極振盪」。溫帶地區受到北極寒風的影響就會瞬間降溫變冷,臺灣地處溫帶與熱帶之間,通常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只是這次被強烈的「負北極振盪」效應掃到,創下近44年來的最低溫紀錄。但或許,大家都該有心理準備,氣候極端化將是未來的常態。
本文節錄:【大災變: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一書
作者/林中斌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臺灣大學地質系學士(1965)、美國保齡格綠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地質碩士(1969)、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企管碩士(1975)、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政治系碩士、博士(1986)。
曾任美國丹佛爾城曼威爾公司資深地質師及財務分析師、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及政治系講座教授、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陸委會第一副主委兼發言人、國防部副部長。
曾於美加礦業公司及財務企業服務12年,於1974年發現美國蒙大那州靜水白金礦(Stillwater Mine, Montana)第一個露頭。
居留北美29年,未入外國國籍。平生從未參與國內外任何政黨。
【本文出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