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份被縮減的強尼‧方壇
《教父》電影裡,因為必須以柯里昂家族的故事為主線,而不得不將作為支線故事的強尼‧方壇戲分縮減不少,但其實在原著小說中,這位萬人迷歌手可是有著吃重的戲份。
強尼‧方壇一角,一般都被認為是在影射歌手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儘管作者普佐本人並未公開承認這點,卻也未曾否認。辛納屈出身義大利移民家庭,在大樂團開始發展歌唱事業,爾後脫離樂團開始單飛大紅, 在第二次的婚姻中娶回好萊塢當紅女演員,卻又以離婚收場,同時聲帶又因過度演唱而受損,演藝事業與公眾形象一落千丈,面臨人生最低潮。正在人生看似完蛋的 時候,辛納屈卻憑著電影演出,奪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太遜啦,強尼拿的可是最佳男主角耶!)不僅如此,他的演唱風格也在此時蛻變,在樂壇上捲土重來獲得 巨大聲勢,並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在演藝圈中掌握權力。
在《教父》小說中,作者普佐巧妙地運用了這位傳奇歌星身上的故事,讓大家很自然地看見藏在這些故事的背後,一位低調至極卻能夠呼風喚雨的「教父」是如何拯 救他所喜愛的「教子」,甚至讓這位教子成為將勢力伸入演藝娛樂事業的重要棋子。而在現實世界,辛納屈也的確終生都擺脫不了與黑手黨之間的牽連,雖然沒有人 能確實證明他與黑幫掛鉤。這也是普佐能虛虛實實地將雕塑強尼‧方壇一角編得具有強大說服力的最重要原因。
普佐在小說中給予了強尼‧方壇許多篇幅,除了因為需要深入描寫美國在看似自由、光鮮亮麗的表象下,暗中流動的金錢與權力才是這個推動資本主義社會巨大黑 手,另外或許也因為法蘭克‧辛納屈是他的偶像。《浮華世界》雜誌一篇名為〈教父戰爭〉的文章提到,就如同其他許多義大利裔家庭,普佐從小大到大家裡頭都會 掛著兩張相片,一張是教宗的,另一張則是法蘭克‧辛納屈。不過當普佐的小說獲得成功後,與這位傳奇歌星的相遇卻令他傷透了心。他與友人在一間餐裡偶遇辛納 屈,雖然友人試圖阻止,但他忍不住興奮地想過去向偶像要簽名,結果卻換來辛納屈臉色鐵青地大聲臭罵,甚至氣得說要打斷普佐的腿,這令普佐十分難過。然而若 是辛納屈完整地看完小說,他會知道其實強尼‧方壇在故事裡其實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是個大膽、熱情又極富魅力的角色。
維多‧柯里昂的原型
說到「教父」,許多人的腦海中應會馬上跳出將馬龍‧白蘭度這位傳奇演員,是他讓「維多‧柯里昂」這個角色躍然以血肉之軀呈現在觀眾的眼前。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鼎鼎大名的「維多‧柯里昂」的雛型,卻來自一位堅毅的女人。她,就是作者馬里奧‧普佐的母親。
普佐的父親安東尼奧‧普佐(Antonio Puzo)是位鐵道養護工,在普佐十二歲時就拋下了全家人離家出走,於是普佐的母親瑪莉亞(Maria Le Conti Puzo)便帶著七個小孩移居布朗克斯區,獨力撫養他們長大成人。普佐非常敬愛自己的母親,他一九六五年的小說《幸運的朝聖者》(The Fortunate Pilgrim)中,女主角露西亞‧珊妲(Lucia Santa)的雛形便來自其母,而這部作品也是日後《教父》的原點,忠實傳達他母親身為義大利移民的掙扎與勇氣。《教父》中鄰居從對窗託付黑槍,以及偷竊 地毯作為回報的情節也是普佐母親的親身經歷,只不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去取地毯的是普佐的哥哥。普佐曾經自述:「『教父』所說的每一句話,在我的腦海裡聽來 都像是出自於我母親的口中。我聽見了她的智慧、她的無情,還有她對家庭與人生堅不可摧的愛……柯里昂閣下的勇氣與忠誠都來自於她,他的仁慈也來自於她…… 而且我很清楚,如果當初沒有露西亞‧珊妲的存在,我是不可能寫得出《教父》的。」
---《教父》,新雨出版
社會,存在著另外一種秩序
這是一則關於罪惡的故事,也是一部關於資本主義的移民史詩
只要願意展現你的友誼,誠摯地尊稱他一聲「教父」
他便會將你的苦惱放在心上,即使無法報答也不要緊
而這也代表了來日,他有權隨時找你做點什麼小事,來抵償這筆債
搬上螢幕前長據排行榜67週,銷售九百萬冊;至今全球累計破兩千多萬冊
一本令你無法拒絕的原著小說,全新中文譯本問世
更多電影中未出現的經典話語,螢幕上看不到的細膩連結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最新訊息,請上《新雨出版》;《歡迎按讚加入粉絲行列 www.facebook.com/newrain.publishing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