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炎熱,不少專家、醫師都提醒民眾要多補水。許多民眾第一反應都是要喝白開水,然而營養師懷特(Dana White)指出,除了一般補水外,其實補充電解質也非常重要。懷特列舉5大警訊,若身體產生這些現象,就是在提醒「快補充電解質」。
懷特表示,電解質是體內攜帶電荷的礦物質,能幫助身體調節必要功能,如肌肉收縮、酸鹼值、體液平衡等。此外,電解質對身體維持能量同樣至關重要。
一些常見的電解質包括鈉、鈣、鎂、磷、鉀等,通常在天氣炎熱或是大量運動後會嚴重流失,在生病或是疲勞情況下,也容易使這些重要電解質流失。懷特列舉5大警訊,提醒民眾若有以下現象發生,就需要盡快補充電解質。
身體5大警訊需補充電解質
肌肉抽筋 肌肉抽筋和痙攣最容易在運動、睡眠時發生,汗水與高溫都會導致電解質的流失。營養師古德森(Amy Goodson)指出,電解質幫助肌肉收縮平衡,若是失去平衡就容易導致抽筋和痙攣。
肌肉無力 許多民眾常在運動完或是進行高強度工作後,即便經過休息仍會感到肌肉無力。營養師指出,這代表體內鉀離子和磷離子濃度過低,導致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產生能量,所以發生四肢無力的現象。
疲勞 不論是工作勞累、失眠、高強度運動過後,人都容易感到疲勞。若是經過休息仍未改善,就表示身體欠缺電解質,無法均衡身體機能,產生能量。營養師巴特勒(Briana Butler)指出,電解質缺乏導致細胞和器官機能紊亂,就容易導致疲累、混亂。
頭痛頭暈 身體在脫水時,流失電解質和體液失去平衡,容易導致腦部萎縮,進而造成頭暈或是頭痛。營養師指出,電解質對於大腦血壓平衡、腦神經與敏感度,都有很重要的影響,通常鈉與鎂離子濃度過低,最容易造成頭痛和頭暈。
體溫過高 人體會透過流汗來維持體內的核心溫度,通常在大量運動和天氣炎熱時,容易流失水分以及讓身體溫度變高。這時體內電解質也會嚴重缺乏,各種電解質濃度急遽下降,容易讓身體的體溫調節失衡,增加熱傷害的風險。
延伸閱讀: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