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電力公司與花蓮門諾醫院共同推動的「希望種子計畫」今年喜迎20週年!這項工讀計畫不僅協助學子減輕經濟負擔,更成為他們踏入職場前的關鍵橋樑。20年來,計畫已累計提供約400個工讀機會,橫跨醫療行政、社區服務、長期照護等領域,更孕育出36名留任門諾醫院的專業人才,展現「善的循環」的深遠影響。
第五、六屆希望種子、現任門諾醫院內科加護病房護理師古莉婷,是新學員心中的標竿。她分享,曾在療養院服務時因怕曬總想躲陽光,卻被一名行動不便的女孩深深觸動,女孩說,如果我能走路,我一定帶你去曬更多的太陽,因為陽光會讓生命更溫暖。這句話翻轉了她看待世界的方式,更堅定其醫療使命。她說,人生沒有完美,但我們可以選擇笑著走過缺憾。古莉婷感謝計畫讓她提前熟悉職場,如今選擇扎根門諾,正是為了守護這份溫暖。
而第二屆學員李慧君與涂杏如,則寫下計畫最浪漫的篇章。兩人2006年因工讀相識相戀,從青春伴侶晉升人生隊友,更育有愛的結晶。他們認為希望種子讓我找到人生方向,也找到另一半!。而當年李慧君為計畫創作的主題曲,至今仍在門諾活動中傳唱,旋律裡封存著青春與深情。
今年升大三的潘怡辰,特別帶著大二的弟弟潘正浩一同加入計畫。她說,這份工讀是送給彼此最實用的禮物,因為實際參與行政與病患服務,讓她更清楚未來職涯方向。門諾醫院依專長分派學生至各部門,潘怡辰認為,跨領域學習對職場適應助益極大。今年工讀津貼每個人可領到約39500元,開學後也可減輕父母不少壓力。
門諾機構總執行長張文信強調,計畫核心不僅是經濟支援,更希望培養「以愛待人」的服務精神。從被幫助者成為助人者,正是計畫最可貴的價值。台電花蓮區營業處處長李淑芬則感動指出,36名留任同仁見證了產學合作的能量,台電將持續支持,讓善的循環不斷擴大。但她也幽默的說:「希望也有種子留在台電」。
邁入第二個十年,台電與門諾雙方宣布將深化職涯輔導資源,包括業師陪伴、跨部門輪調等,助學子探索潛能。這顆紮根花蓮的希望種子,正以溫柔力量,照亮更多青年的未來之路。(梁國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