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孫文學校總校長、中國國民黨主席參選人
當一所以「人師之師」自豪的百年學府,變成傷害學生、包庇惡師的共犯結構;當一場違反研究倫理、踐踏學生尊嚴的黑箱行徑,竟能拖延超過半年才獲得官方關注;當面對受害學生的血淚控訴,校方與部分師長竟然冷言冷語、加害再加傷——這不只是台灣教育的恥辱,更是整個社會價值的崩解警訊。
這件事,凸顯了以下四個惡劣現象:
一、從「抽血換學分」到「系統性迫害」:教育倫理的崩壞現場
台師大女足隊被揭發以扣學分威脅學生參與長達多年的人體實驗,學生連續十四天每天三次被抽血,甚至一度無合格醫事人員執行,學生身心俱疲、血管潰爛,淪為實驗室的「生物材料」與「業績指標」。這樣的行徑,已不僅是教育事故,而是研究倫理的重罪、醫療法律的邊界犯罪,以及最惡劣的校園權力霸凌。
諷刺的是,當吹哨者早於去年底公開指控時,學校選擇的是「否認」、「切割」、「冷處理」。六個月後,學生再度挺身而出,才讓社會看清這起長期沉痾的全貌。然而,即便在調查小組已建議解聘教練至少二年的情況下,校方竟由系教評會強行推翻決議,只做輕微懲處,這已不是台師大的輕忽,而是組織性掩蓋真相、制度性逃避責任的共犯結構。
二、沉默與包庇的共犯:誰在替惡師護航?
從吹哨者簡奇陞的眼淚與陳述,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學生對抗一名教練的故事,而是一名年輕人孤身對抗整個教育體制的冷酷壓力。他說:「該遮遮掩掩的不是我。」這句話不只是刺向台師大,更刺穿了教育界的僥倖與麻木。
教評會推翻解聘建議,是誰拍板?以「多方考量」四字推諉,是誰默許?劉姓副教授在社群發言譏諷學生「整個師大都要跟你道歉嗎?」是何居心?這些人,不僅失格為師,更失格為人。我們在此強烈要求:應一一查明責任人、公布會議紀錄、啟動行政懲處與司法追訴程序,還學生公道,也還社會公理。
三、政府的「震怒」,不能取代責任的落實
教育部、行政院、國科會一夕之間輪番「震怒」,痛斥學校處理失當。問題是,從去年底立委質詢開始,這些主管機關究竟做了什麼?若不是媒體與律師聯合奔走,這起事件是否仍將埋葬在師大系館的大門之後?
我們要的不是「震怒」,是具體的懲處名單、明確的法辦進度、制度性的改革方案。教育部不應只是對學校開罰,而應立即介入調查、要求撤銷失格教職、整頓教評程序;國科會也必須清查其研究審核是否失職,是否另有其他學術機構發生類似問題。
四、台灣教育,病在深層價值錯置
這起事件不只是學校與教練的問題,而是多年來全體教育體系價值的沉淪:把「成績」、「升等」、「經費」擺在第一位,把「學生」、「倫理」、「人性」丟到一旁。當研究計畫變成壓榨學生的工具,當教師成為冷血實驗的操作者,當學生的身體成為可交換的學分、可折算的KPI,這樣的教育,還有資格談「育人」?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教師,是怎麼被師大訓練出來的?這些系統,是怎麼被默許長存的?我們在此嚴正要求:徹查全案、嚴辦所有涉案與教育、行政失職人員,追究到底,絕不寬貸!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范雲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