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丁倩/台北 報導】近日,一則由帳號「丁X昭頻道」發佈的短影音在大陸社群平台引爆熱議。片中一位身穿美團騎手制服的男子自述為39歲高材生,擁有清華大學本科、北京大學與牛津大學雙碩士學歷,更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博士後,目前在福建廈門從事送外賣工作。這番「學霸送外賣」的自白引起網民廣泛討論,質疑與嘲諷聲浪四起,也再度引發大陸民眾對高學歷就業困境的關注。
美團澄清無法查證其學歷!對於該事件引發的爭議,美團旗下帳號「小團有話說」出面回應,強調目前無法查證丁X昭自述學歷是否屬實。根據平台資料,丁X昭於2024年2月15日在廈門註冊成為眾包外送騎手,迄今僅在6個日期上線接單,每次平均跑單約2小時,共完成34單,總收入為人民幣174.3元。
美團表示,有關騎手的學歷資訊,僅能透過「學信網」、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或海外高校官方網站等正規途徑查核,平台並無查證學歷真偽的能力。此外,美團也駁斥近期網路流傳如「30萬本科生送外賣」、「7萬碩士在美團」等說法,指此類說法未經數據佐證,純屬網路謠言,呼籲外界勿以流量炒作虛假議題。
在“萬物皆可流量”的網路時代,從清北牛津博士到送外賣,不論真假,這樣的故事總能激起強烈反差感與社會情緒。真實與否之外,它反映出兩個重要現象:
一是高學歷者的就業焦慮正逐漸常態化,即便名校光環,也無法保證對應的職涯成就與生活保障。
二是部分網紅為吸引眼球,常將「名校學歷+基層勞動」作為吸睛公式,消費公眾對菁英失落的焦慮,甚至假借「社會底層逆襲」作為賣點,營造虛假敘事。
真正值得關注的是:當社會開始習慣高學歷人才進入低門檻行業,是否也暴露出經濟體系對人才配置的失衡與職涯成長的斷層?而「送外賣也無不可」雖是開明觀念,但背後是否有更多「只能送外賣」的無奈?
面對這樣的輿論事件,既需理性解構、拒絕炒作,社會也重新思考,究竟為高等教育投資了什麼,又期待它回報的是什麼?(照片翻攝網路)
【延伸閱讀】39歲博士清華、北大、牛津畢業生在廈門送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