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甲狀腺亢進的方式, 主要就是透過抽血來做診斷, 檢測血中的甲狀腺素與促甲狀腺素的濃度。 醫師可透過超音波, 或是核子醫學的掃描, 來更準確了解甲狀腺亢進的原因。事實上甲狀腺位於頸部前方,形狀像是蝴蝶般的小腺體,主要功能是分泌調控新陳代謝的荷爾蒙,如果甲狀腺素分泌過多, 就會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有甲亢的狀況,常見的症狀,包括心悸 手抖 怕熱 容易出汗,有人會體重減輕,情緒波動比較大,失眠 甚至可能會出現眼球突出。
醫師表示在醫院診斷甲狀腺亢進的方式,主要就是透過抽血來做診斷,檢測血中的甲狀腺素與促甲狀腺素的濃度,那有時候醫生也會安排超音波,或是核子醫學的掃描,來更準確了解甲狀腺亢進的原因。針對治療的部分,我們目前常見的方式,其實就包含了藥物治療 放射性碘,必要時也會考慮用手術來做治療。
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景淵教授接受TVBS專訪指出,台灣甲狀腺機能亢進,似乎不是一個特別的問題,大家是耳熟能詳,在基本上面醫院做個抽血,診所做個抽血以後能做診斷,可是在大陸型的國家其實就不是如此。甲狀機能亢進這個疾病,在大陸型的國家其實是,過去知道死亡率極高的疾病,因為牽涉到兩件事情,第一個你必須及早診斷,第二個要及早介入治療,否則心跳過速的結果,造成心臟衰竭機會增加。同時心率不整的機會增加,在過去幾十年研究當中,它不但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也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另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部長/教授 楊宜瑱認為一旦荷爾蒙分泌過多,就是所謂的甲狀腺機能亢進,那最常見的原因呢,是跟自體免疫有關係,那大概就是葛雷夫茲氏症,其他的原因包括小結節,或者是甲狀腺炎也都是可以產生的。千萬不要忽視甲狀機能亢進,在台灣過去統計當中,有15%的人口是自體免疫,甲狀疾病的患者以人口比例來計算,大概三百到四百萬人。
甲狀腺亢進的情況,不是限定只有年輕才會發生,臺北榮總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錦松認為症狀的部分,大部份都是一些交感神經興奮的症狀,比如說心跳快啊,體重減輕啊,睡眠睡不好,所以有時候常常會有一些病人,他是主訴說,他可能是早上,每次都平常都睡得很好,那最近就是早上都比較早起,醒了之後就睡不著了。
甲狀腺的疾病在影響著身體,有一些跟平常不大一樣的一些表現,這就要特別去注意。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姜惠珊表示心悸、手抖的部分也是 就是甲狀腺亢進會造成一些症狀,那特別是心跳,我們需要去注意,如果心跳有變快,或是很容易會有心悸的狀況。甲狀腺素這個荷爾蒙分泌過多,那就會讓我們全身的細胞的代謝,全部都在被加速,彰濱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蕭立偉表示常常覺得心悸啊,不舒服或是會手抖,然後來看我們,可是事實上有些不是這一些特殊表徵的病人
甲狀腺風暴 死亡率高!
台南市立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黃聖德表示原本有在治療甲狀腺,一到很穩定的時候變成自己停藥,那停藥之後就不去追蹤了,那這樣子也有可能出現所謂的甲狀腺風暴,那風暴是 ,甲狀腺風暴是一個死亡率很高的一個疾病,即便在年輕人身上也是這樣,他有高達一到三成的這個死亡率。
長期忽略或未妥善治療,甲狀腺亢進可能引發一種罕見,但是會危及生命的急性併發症,甲狀腺風暴患者可能會出現高燒 心跳過快 意識混亂 甚至休克死亡。醫師提醒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友,也要避免高壓或者是熬夜,定期追蹤與回診,也配合醫療處方,確保病情能得到穩定控制。
延伸閱讀:
對抗多重慢性病!醫揭研究「多做2事」身體更健康:3個月就有效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