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仔粿的綠色外皮,讓新北市瓜山國小的孩子們成功翻轉了傳統飲食的想像,並以創意料理拿下第二屆灃食夢想計畫年度大獎。在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夢想食驗事」頒獎典禮上,9組來自全台各地的夢想團隊齊聚臺灣科學教育館,展現孩子如何透過飲食文化,連結家庭、土地與未來,並以行動證明,飲食不僅是生活練習,更是創意與教育的最佳場域。
今年的年度夢想實踐獎由瓜山國小以《草仔粿的多重宇宙》計畫奪得,孩子們從草仔粿的綠色外皮出發,探索苧麻的在地文化,並創作出草仔粿版「大腸包小腸」,成功將古早味點心轉化為創意料理,贏得評審團的高度肯定。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小則以青草茶與藥膳蛋詮釋中藥文化,獲得年度夢想優選獎;基隆市忠孝國小附設幼兒園則從石花菜切入,透過自然觀察與料理實作,讓幼兒也能接觸在地食材,成為今年唯一進入決選的幼兒園團隊。
灃食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葉俊甫指出,孩子的創意與行動力令人驚豔,透過「灃食夢想計畫」提供的夢想實踐金,孩子們得以從生活中提出問題,並以實作連結食物與文化,展現飲食教育的更多可能性。評審長林如萍教授則表示,整個夢想計畫的歷程中,孩子們在老師引導下結合所學與在地資源,透過提問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落實飲食文化到每日生活的行動。
除了年度大獎與優選獎外,現場也頒發「灃食演示獎」與「灃食陳設獎」表揚夢想團隊的努力。新北瓜山國小與嘉義太興國小分別以精彩的演示內容奪得演示獎;基隆忠孝國小附幼、彰化北斗國小及宜蘭蘇澳國小則以精心策展獲得陳設獎肯定。其餘入選團隊同樣展現飲食文化的多元風貌,例如宜蘭蘇澳國小以海洋飲食文化提升家鄉認同感,彰化北斗國小以香菜特色料理擦亮地方特產招牌,嘉義太興國小則以茶香飯、司康等茶創意料理展現山林間的飲食特色。高雄楠陽國小更結合人工智慧檢測飲食健康,桃園長庚國小則打造屋頂綠菜園,實踐低碳永續農業。
為了讓更多民眾感受夢想計畫的成果,灃食教育基金會與臺灣科學教育館合作,即日起至7月22日,在科教館一樓大廳舉辦《好好吃飯,就有未來——灃食飲食教育成果展》。展覽呈現今年9組夢想團隊的實踐歷程,並邀請民眾探索飲食文化的多元面貌。展覽免費參觀,歡迎大小朋友一同前往,感受飲食教育如何從日常出發,連結生活與未來。

The post 草仔粿版大腸包小腸奪冠 孩子用創意料理重新定義飲食文化 first appeared on 立報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