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約有250 萬名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小時就有1 人因此失去生命,健保支出突破400 億元。特別是40 到64 歲族群盛行率達59%,在超高齡社會下,血糖管理已成全民關注的重要議題。
大侑健康企業今(4)日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控糖飲食媒體發表會」,邀請軒宇診所院長張軒睿醫師、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以及多位病友分享,如何透過綠拿鐵為核心的健康飲食,結合連續血糖監測(CGM)觀察,支持血糖平衡。
醫藥專家聯手解析綠拿鐵助控糖關鍵
張軒睿醫師獲頒「2023 糖尿病照護品質卓越獎」,自身亦曾罹患糖尿病前期,且有糖尿病家族病史。他分享,起初因朋友介紹綠拿鐵在慢性病管理的應用,開始嘗試取代家人的傳統早餐,希望提升營養均衡。後來考量家族糖尿病體質,並結合自身醫學專業及營養師建議,將綠拿鐵搭配豆穀漿調整成高蛋白綠拿鐵,透過 CGM 觀察血糖曲線更穩定、精神也更佳。他強調:「這樣的飲食型態減少低血糖帶來的飢餓感,也降低腸胃負擔,適合忙碌族群,若對食材有疑慮可先諮詢專業醫師。」
活動中也分享一位呂先生的例子,他長期飲用以Vitamix調理機製作的綠拿鐵,觀察到空腹胰島素從15 降至5.16,胰島素阻抗指數下降67%,血糖表現更接近健康範圍。張醫師指出,若能結合良好生活習慣,綠拿鐵或許能成為支持身體代謝平衡的一種選擇。
另一位舒先生,四年多前確診糖尿病,起初使用口服藥物控制血糖,直到112 年5 月開始飲用綠拿鐵,三個月後經醫師評估停藥,並自112 年11 月起未再限制其他飲食,僅以綠拿鐵加水煮蛋作為早餐,長期使用 CGM 觀察血糖穩定。他同時會根據晚餐後的血糖數據彈性調整散步距離,以降低飯後血糖並預防夜間低血糖。112 年6 月又確診胰臟癌,但因治療風險高未採取積極治療,僅以定期追蹤和生活管理為主,目前健康狀況及生活品質都維持良好。

此外,瑞瑞藥師洪偲薰指出,近年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患者有年輕化趨勢,與胰島素阻抗、血糖波動息息相關,飲食管理是調理的第一步。她建議,有多囊或高血糖風險的人,可從早餐開始改變,例如以高纖蔬果、優質蛋白搭配綠拿鐵,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並增加飽足感,更適合需要長時間工作或久坐的族群。洪思薰提醒,食材搭配和份量同樣重要,若有慢性病或正在用藥,建議與專業醫師、藥師討論,找到最適合的做法。
陳月卿並總結本次活動演示的控糖綠拿鐵食譜的整體控糖效益:
.
功能面向
:食譜設計採高纖搭配低醣組合,能有效延緩升糖反應,穩定血糖。
.
胰島素支持
:富含鎂、鉀、植化素與大豆胜肽,可協助胰島素作用。
.
抗氧化/抗發炎
:包含青花椰苗、薑黃粉、蘋果多酚、堅果脂質等成分。
.
腸道健康
:高纖維加上充足水分,有助改善腸道菌群,支持菌腸軸及血糖穩定。
.
升糖指數低
:所選食材幾乎皆屬低升糖指數食材,有助避免血糖急遽波動。
綠拿鐵飲食文化:守護健康也減塑
大侑健康企業營運長陳柏年補充指出,綠拿鐵除了保留蔬果中的纖維與植化素,也能充分利用種籽、果皮等平常被丟棄的食材,減少廚餘、減輕環境負擔。自己在家調理更可大幅降低外帶飲料產生的塑膠垃圾,達到「體內環保」與「體外環保」的雙重目標。他表示:「我們希望推廣綠拿鐵的 飲 食 文化,讓更多人透過行動守護健康,同時善待地球。 」
未來,大侑健康企業也將以「全食物」飲食理念為核心,持續推動教育與專業知識分享,陪伴更多人打造屬於自己的健康生活方案 。 邀請民眾從每天一杯綠拿鐵開始,用最簡單的方式守護健康、守護地球。
延伸閱讀:
上班族、外食族蔬果攝取量沒達標? 營養師:默默做「6件事」就能補足!
台人最愛早餐TOP 10:清一色都是「高碳水」! 營養師示警:吃完工作效率恐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