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如何在感知、記憶與媒體中重塑自身?臺北市立美術館年度申請展徵件結果揭曉,由何理《從這裡開始消融》、許尹齡《胸骨上的花粉》、張君懿《小紅》及謝宣光《那屋之後》4組藝術創作者脫穎而出,透過各自的展覽計畫,探索當代藝術的多元語境與實驗可能性。
何理的《從這裡開始消融》以場域互動為核心,從空氣的溼度、風的強度,到觀眾的步伐,展覽在未定義的感知實驗中不斷變化。它試圖鬆動既有秩序與形體,邀請人們重新思考邊界與存在的意義。
許尹齡的《胸骨上的花粉》則從13萬年前智人以花祭奠亡者的考古線索出發,透過繪畫、大型裝置與動畫,描繪個體對於存在的追索。展覽探討記憶、夢想與網路社群,呈現人類在疏離與牽連間的情感張力,並體認生命的獨特瞬間。
張君懿的《小紅》以臺灣廣告配音員「小紅」為敘事核心,透過錄像、繪畫及聲音裝置等媒材,探討聲音如何介入大眾傳播並形成視聽媒體的渲染力。展覽進一步反思當代媒體語境對集體意識的塑造及影響,深刻揭示影音生成速度加快的時代特徵。
謝宣光的《那屋之後》受到劇場背景影響,展覽以多幕劇形式串聯夢境、記憶、地景與文化儀式。藝術家以旅居經驗為基礎,透過空間的建構與拆解,探索記憶的流動性及修補特質,並在不確定中尋找平衡。
北美館表示,此次評審由曲德益、張元茜、顧世勇、王嘉驥、秦雅君、簡正怡及余思穎等7位專家組成,展覽計畫預計於2027上半年在北美館3樓展出,為觀眾呈現一場跨越感知、記憶與媒體的藝術盛宴。

The post 當代藝術的多元語境!北美館2027申請展揭曉 4檔展覽計畫曝光 first appeared on 立報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