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同日揭曉第十四屆「社會公義電影獎」,《大風之島》與《日泰小食》憑藉深刻的時代意義與公共性脫穎而出,成為今年度的得獎作品。這兩部紀錄片不僅展現影像的力量,更透過鏡頭記錄下土地與庶民的生命韌性,讓觀眾直面社會現實,感受人性深刻的溫度。
社會公義電影獎由全國自主勞工聯盟等公民團體舉辦,獨立於台北電影獎賽事,旨在鼓勵關注社會議題的影視創作。今年台北電影獎共有274件作品報名,32部作品入圍,社會公義電影獎再從中遴選8部進行評選,最終由《大風之島》與《日泰小食》奪得殊榮。
《大風之島》由許雅婷執導,歷時20年追蹤樂生療養院拆遷爭議。影片透過宏大的時間尺度,記錄院民如何在命運的壓迫下展現堅韌生命力。評審團指出,本片不僅總結了樂生運動的政治與社會意義,更以真摯的影像讓觀眾重新審視一場曾影響整個世代的社會運動。片中院民的抵抗與訴說,突破刻板印象,呈現出令人動容的生命韌性。
《日泰小食》則聚焦香港長洲島港邊的小吃攤,透過庶民的日常互動折射香港社會的深刻變遷。導演冼澔楊以冷靜的敘事與貼近生活的視角,展現角色間的微妙情感與生命力。評審團認為,影片雖然平淡卻充滿力量,透過主角的思考歷程與世代間的互動,反映了香港人的堅韌與生活哲學。
評審團由蔡崇隆擔任主席,成員包括曹文傑、孫介珩、林玉鵬及王藝樺等人。他們以「公共性」與「時代意義」為評選標準,並著重影片如何透過創作連結公眾,激發社會對重要議題的思考。《大風之島》與《日泰小食》以其強烈的選題與深刻的敘事贏得評審一致肯定。
本屆入選作品涵蓋移工、原住民、性少數、高齡照顧、環境、社運等多元議題,主創團隊來自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展現影像藝術的多樣性與社會關懷。社會公義電影獎期望透過這些作品,推動更多人關注公共議題,並透過影像創作激發社會對話與反思。

The post 用影像守護記憶!《大風之島》與《日泰小食》榮膺社會公義電影獎 first appeared on 立報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