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深媒體人、作家彭歌(本名姚朋)於6月30日辭世,享嵩壽100歲。其夫人陳瑛儒將於台北市聖家堂為他舉行追思彌撒,詳細時間尚待公告。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表示,彭歌在新聞與文學界均具舉足輕重地位,是兼擅小說、散文與評論的全方位文人,亦是一位優秀譯者。
彭歌1926年出生於天津,籍貫河北宛平,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與美國伊利諾大學新聞研究所,先後於《台灣新生報》擔任總編輯與副社長,《中央日報》出任總主筆、社長及發行人,並曾擔任《香港時報》董事長,最終於該職退休。他亦曾主編《自由談》,並任教於政大、台大及師大等校,培育無數人才。
彭歌文學創作豐富,總計出版83本作品,涵蓋長篇小說《落月》、中篇小說《歸人記》、短篇小說《道南橋下》、散文集《成熟的時代》、評論集《文學與社會》、傳記作品《徐錫麟》,以及翻譯名著《天地一沙鷗》等。他在報紙副刊撰寫的〈三三草〉專欄更是廣受歡迎。
封德屏回憶,1950年代聶華苓主持的〈春臺小集〉定期聚會,邀集殷張蘭熙、高陽、林海音、何凡、琦君、柏楊、王藍等作家共同論藝談文,彭歌亦為其中一員。後來他將與這些文友的互動寫成《憶春臺舊友》一書,記錄下那段台灣文學黃金歲月。
晚年,彭歌與黃天才、劉昌平、郭嗣汾、鐘鼎文等人成立「九老會」,定期聚會感懷時事與故人。封德屏形容,那是一群優雅老文人的聚會,她有幸參與其中,深感彭歌的風範猶存。
彭歌也是極具幽默感的翻譯家。某次林海音拜訪彭歌新居,他笑稱這間房是靠翻譯《權力的滋味》的版稅購得,「出版社是我的恩人」,可見其筆耕之勤與作品之受歡迎。
中華民國筆會亦在臉書發文哀悼,讚譽彭歌對新聞與文學貢獻卓著。他曾獲中國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並榮獲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之華人世界終身成就獎,為台灣文化界留下珍貴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