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隻體長超過1公尺的外來種「澤巨蜥」6月25日現蹤新北市蘆洲市區馬路中央,嚇壞當地民眾。經新北市動保處捕獲後,確認為遭棄養個體。專家警告,該類巨型蜥蜴一旦野放,恐對原生生態系構成嚴重威脅,民眾若未經核准擅自釋放野生動物,若造成生態破壞,最高可處250萬元罰鍰。
1隻巨型蜥蜴出現在蘆洲環堤大道三民公園旁,牠橫臥馬路中央,當機車接近時竟迅速竄動、滑行離去。根據目擊者描述,蜥蜴身長超過1公尺,最初一度被誤認為綠水龍或鬣蜥,後經動保處確認,實為來自東南亞的外來種「澤巨蜥」。
動保處於6月27日傍晚6時許獲報,派員前往二重疏洪道附近,在民眾協助下順利捕獲蜥蜴,後送至處內的醫療中心安置。初步研判澤巨蜥為遭人棄養的飼養個體,體型尚未完全發育,若達成體可長至2至3公尺、重逾60公斤,在蜥蜴類中體型僅次於科莫多巨蜥。
動保處指出,澤巨蜥為半水棲動物,具有強烈地盤性與攻擊性,感受到威脅時會以噴氣聲、甩尾與咬擊作為防禦反應。雖多數情況下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若在未受控環境中野放,仍具高度危險性。牠食性廣泛,會吞食鳥類、爬蟲、魚蝦與小型哺乳動物,甚至擅於翻找垃圾,對本土物種構成潛在壓力。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2條規定,人工飼養野生動物不得擅自釋放,違者最高可罰25萬元罰鍰,若造成生態破壞,最高可處250萬元罰鍰。
動保處統計,過去1年內共接獲10起外來蜥蜴出沒通報,雖無澤巨蜥個案,但草原巨蜥、紅樹巨蜥、高冠變色龍與鬆獅蜥等皆曾被捕獲,顯示非法飼養後遭棄養的狀況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