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一家犬舍日夜不斷傳出狗叫聲,讓吳姓鄰居失眠崩潰,甚至向身心科求診。環保局接獲檢舉前往稽查,犬舍負責人黃姓女子也同意改善,但狗狗半夜仍不定時吠叫,吳姓鄰居氣的提告並求償30萬元。法官調查發現,當地日間噪音不得超過65分貝,但實測都超過70分貝,法官判犬舍需賠償10萬元,並需加強隔音設備。(彭清仁報導)
吳姓鄰居向法官供稱,黃姓女子在新竹市經營犬舍、販售寵物犬業務,109年犬舍設立之後,長期收容數十隻以上各種犬隻,因未建立完善隔音設施,犬隻不定時吠叫,不論半夜或凌晨鄰里都會聽聞犬隻狂吠,其音量已達一般人難以容忍程度。
吳姓鄰居曾多次向新竹市環保局陳情,經環保人員勸導後,黃姓犬舍負責人同意改善夜間群犬叫聲問題,但去年3月至12月期間,狗狗還是不定時吠叫,已長期影響他居住安寧,為此吳姓鄰居還求診身心科,經醫師診斷有焦慮適應障礙症、適應性失眠症等病症。
法官調查,日間當地噪音不得超過65分貝,但實測都超過70分貝,更遑論夜間和凌晨,堪認吠叫聲響對安靜休息之狀態顯已構成侵擾。法官最後判犬舍黃姓負責人應賠償吳姓鄰居10萬元,且應對產生之犬隻吠叫聲響加強隔音措施,音量於白天不得超過65分貝,晚間不得超過60分貝,深夜至清晨不得超過55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