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5月27日在社群媒體上宣布,美國停止建議孕婦和健康的兒童例行施打COVID-19疫苗,美國疫苗政策改動,是否也影響台灣跟進?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今(28)日表示,新冠疫苗的建議接種對象,主要以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討論為主。而疾管署證實,6月中會召開ACIP討論今年秋冬新冠疫苗的公費接種對象。
根據外電報導,小羅勃甘迺迪在一段影片中表示,這些疫苗已從CDC建議的免疫接種計畫中刪除。而美國政府一週前也公布了更嚴格的新冠疫苗接種要求,將疫苗接種範圍限制在高齡人口和有重病風險的人。
邱泰源上午前往立法院備詢,會前接受媒體聯訪,也被問到國內的疫苗接種對象會不會跟進美國的改變。邱泰源強調,針對疫苗的建議接種對象,政策一切以ACIP專家討論為主。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掌握消息,美國ACIP預計6月份會開會討論這一議題,預期很可能會限縮建議接種對象,國內部分,則是預計6月中旬召開國內的ACIP,討論秋冬新冠疫苗的公費接種對象。
羅一鈞說,目前美國CDC官網的建議並沒改變,還是要看美國ACIP最後決議結果,國內專家預期也有各自意見,還要考量跟流感疫苗一起施打,各自接種對象條件若差異太大恐會增加宣導和第一線執行的困難,所以不是一定照抄或跟進,也可能最後是國內專家討論出一個適合國內的版本。
疾管署目前針對公費新冠疫苗,建議為年齡滿6個月以上民眾都該儘早接種,另已接種1劑且間隔6個月(180天)的65歲以上長者等3類高風險對象,應再接種第2劑。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