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背讓你老7歲?醫揭背後真相:改善關鍵在「這3招」
現代人久坐滑手機、低頭工作成習慣,讓「駝背」成為青少年到老年人都可能面對的健康警訊。不只影響外觀與自信,甚至可能導致疼痛、神經壓迫、椎間盤退化等問題。根據日本調查,有高達七成以上民眾自認或曾被指出有駝背問題,其中大多數人長年無法改善。醫師提醒,駝背是可以預防與矯正的,但關鍵在於了解原因、持續訓練、調整生活習慣。
駝背讓你「老7歲」、難以親近?外貌印象比你想得重要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指出,日本一項針對上千人進行的調查發現,駝背會讓人外觀看起來「老七歲」,甚至影響他人對你的信任與親切感。他強調:「在骨科門診,駝背是非常常見的狀況,可能代表肌肉長期不平衡或骨骼排列異常,久而久之可能出現麻痛、痠痛,甚至椎間盤退化等病變。」
為何會駝背?醫揭背後「肌肉失衡+骨盆歪斜」惡性循環
東元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耀元表示,當胸椎的後彎角度超過40度,就是病理性駝背;而一般常見的「姿勢性駝背」則多因低頭、久坐與錯誤姿勢所致。「輕微姿勢性駝背在青少年的盛行率可達10%到20%。若不及早處理,將影響生長發育,甚至導致心肺功能下降。」
成大醫院復健科醫師連偉志指出:「駝背是從骨盆到肌肉的連鎖反應,隨著年齡增加,脊椎、椎間盤、肌肉逐漸退化,導致骨盆前傾、腰椎前凸與背肌無力形成惡性循環。」
小心這些常見成因!駝背不只是肌肉無力
可能原因包括:胸肌過緊,造成肩膀向前內縮,背肌、肩胛肌群無力,難以維持挺胸,骨盆前傾、核心肌群薄弱,造成身體重心錯亂,長期坐姿不良,導致脊椎彎曲加劇,骨質疏鬆導致多節脊椎骨折,形成不可逆駝背
醫師傳授 三大關鍵動作,改善駝背不是夢!
彰化秀傳醫院骨科主任胡名賢建議,想要改善或預防駝背,怎樣預防駝背呢?其實有幾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我們可以選擇做一些伸展,那最好的伸展方式,我個人是覺得做一個夾 肩夾肌的動作,像這樣子擴胸 ,然後順便把後面的肩夾肌夾在一起,那什麼時候做呢?可以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 第二個動作呢 ,做一個脖子的伸展,像這樣子把頭抬起來,讓你的脖子可以稍微前面做一點伸展,然後 後面的話就可以讓你的肌肉稍微放鬆一下。
許多人運動成效不佳?錯誤方式讓改善失效
調查顯示,雖然有41.5%的民眾曾嘗試透過運動、泡澡、瑜伽等方式改善駝背,但大多反映成效不佳。蔣志偉指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無法持續』與『動作錯誤』,有些人甚至會用錯誤姿勢反而加重問題。」
李俊毅醫師提醒,很多人只做拉筋或按摩,但若沒解決核心問題,例如胸肌過緊、背肌無力、骨盆前傾等,改善效果會很有限。他建議:「若自我訓練未見改善,應尋求專業評估與復健指導。」
骨質疏鬆也會導致駝背!別忽視營養補充
張耀元醫師也指出,因骨質疏鬆引起的多節脊椎骨折,會造成不可逆的駝背。他建議高齡者定期檢測骨密度,並適量補充鈣質、維他命D及骨質疏鬆相關藥物,才能有效避免病理性駝背惡化。
駝背可預防!關鍵在「早發現+持續訓練+生活調整」
綜合各專家意見,駝背並非無法改善的命運,而是一個可以透過「日常訓練與姿勢覺察」逐步逆轉的問題。只要從核心訓練、肌力平衡、生活習慣著手,就能找回健康挺拔的體態,減少慢性疼痛與衰老風險。
延伸閱讀: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