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車禍釀3死!諮商師揭18種開車性格 「路怒族」背後:變臉只需一秒鐘

三峽車禍釀3死!諮商師揭18種開車性格 「路怒族」背後:變臉只需一秒鐘

時報出版 2025-05-21 14:40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某位平常沉穩的同事,一上駕駛座卻橫衝直撞;又或是某位強勢的主管,開起車來反倒綽綽有餘、四平八穩。為何一握方向盤,人就判若兩人?原來,開車,是最容易讓人「暴露本性」的行為場域。

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著作《從習慣洞察人心》(時報出版)中提到:「人在開車時處於『無意識狀態』,一切反應都來自被制約的習慣動作,因此最真實的個性、情緒與價值觀,往往會在不自覺中流露出來。」

▲ 三峽北大國小車禍,造成三人死亡。(圖/警消提供)

 

透過開車習慣觀察一個人,不僅能看出他的控制感、情緒調節、對風險的態度,甚至能連結到潛意識中深藏的焦慮與信念。下次搭朋友的便車,不妨留心他怎麼握方向盤、怎麼超車、怎麼罵人,也許你會看見,過去從未注意到的那一面。

 

「路怒族」的背後:不是火氣大,是壓力太滿

你在新聞影片中一定見過:有人只是被按了一下喇叭,竟然攔車怒罵、甚至砸車洩憤。這類情緒一觸即發、動輒爆走的駕駛人,被稱為「路怒族」。

林萃芬指出,這類人可能把車視為自己的私有領域,當感受到「領土被侵犯」時,就會以激烈方式反應。有些則是生活中長期積壓情緒,忍受力下降,脾氣變得比平常容易爆發,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爆他們的不滿。

「路怒族」之所以一點小事就爆怒,不是單純脾氣壞,而是他們早已積壓過多情緒,導致整體忍受力下降,小事就能引爆情緒。甚至有研究發現,氣溫越高、濕度越重,暴力傾向越高——也難怪夏日路怒事件特別多見。而若駕駛者正好處於躁鬱症的躁期,更容易失控而不自覺,成為馬路上的隱性風險。

 

一開車就變臉?咒罵,是不安的出口

有些人平常文質彬彬,車窗一關、油門一踩,三字經就脫口而出——等紅燈罵、找不到停車位也罵。為什麼一進車內就成了「情緒炸彈」

林萃芬分析,這是焦慮、壓力與挫折感的無意識洩露。人在開車時無法控制環境,又受限於封閉空間與時間壓力,容易把無處釋放的情緒轉為辱罵、怨言。研究也指出,噪音是引發侵略行為的高危因素之一,音量太大也可能成為壓力導火線。

 

一秒切換人格?車內的高談闊論,是補償心理作祟

有一類駕駛,一開車就變身政論家,對政府、交通、社會亂象無所不談,聲音洪亮如主持節目。他們常藉由駕駛過程中「獨佔話語權」的優勢,發洩日常生活中被壓抑的發聲需求。

若這類人本身又對社會不公或現實挫折感受強烈,就容易在駕駛過程中口若懸河、情緒過載。他們在車內所說的不只是對世界的批判,更是一種對自我價值感的補償性宣洩。

 

「這一定是女的!」性別歧視藏不住

某些駕駛一看到倒車緩慢,立刻下判斷:「這一定是女人開的!」林萃芬指出,這類性別刻板印象其實源於深層偏見,當駕駛行為被過度簡化為性別表現,就可能演變成駕駛歧視。

在這些人眼中,女性似乎「不該上路」,最好待在家。這樣的話語與態度,不只暴露了個人價值觀,也在無形中構成對性別平權的阻礙。

 

緊急煞車、頻繁變線:急躁的人連路都不肯等

開車動不動急煞、橫衝直撞、猛變車道的人,不見得是開快車技術差,而可能是情緒不穩、衝動控制能力較弱。他們常因為想「搶時間」「求效率」而違規,反而讓旅程更慢、更危險。

林萃芬指出,這類駕駛通常生活中也較缺乏耐性,容易被小事激怒,也不擅長處理突發狀況。

 

飆車不為快感,而是逃離壓抑

有些人開車像飛,路是他的釋放空間。這類追求速度的人,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習慣壓抑情緒,不擅拒絕,面對討厭的人與事,也只能強顏歡笑。他們藉由飆車來尋找自由感,讓壓抑的情緒有出口。

林萃芬指出,這是一種「失衡補償」的行為模式。當他們面對表裡不一的內在衝突時,會透過冒險或極端行為來平衡內外的張力。

 

烏龜型駕駛:慢,不代表無能

有些人開車像慢動作播放,不是因為技術差,而是天性謹慎、重視安全。這類人處世態度通常也偏保守,寧可慢一步,也不要出事。

他們在人際關係中傾向穩紮穩打、不急不躁,即便看起來不夠有效率,卻是長期值得信賴的夥伴。

 

愛車勝過一切?這不是潔癖,是情感投射

對某些人來說,車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自我延伸。他們會為車打蠟、上蠟、訂定搭車規矩,不讓人在車內吃東西、不讓腳踩錯位置。

林萃芬指出,這是一種物化依附關係。車成為他們可掌控的世界,也成為他們表達控制、潔癖、甚至自尊的載體。

 

走錯路也不回頭?因為不能輸

有些人走錯路不願掉頭,即使明知錯了也堅持開下去。他們的核心心理是「我不能輸」,承認錯誤會讓他們感到自尊受損。

這種人在人際互動中也常不接受建議、拒絕被糾正,他們不是不懂自己錯了,而是不願承認,因為那會讓他們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被否定了。

 

車內的喃喃自語,在自己的世界裡,說給自己聽

長期獨自開車的人,有時會養成自言自語的習慣,甚至旁若無人地講話、唱歌、練聲音。這種行為可能反映孤獨感,也可能是一種自戀性格的展現。

林萃芬表示,這類人通常情感內傾,喜歡沉浸於自我世界。音樂對他們而言是心理慰藉,也是與外界隔絕的屏障。

 

只走走過的路,是一種對未知的恐懼

有些人只開熟悉的路線,對新路徑敬而遠之,哪怕有導航、有朋友帶路,他們還是選擇繞遠路,也不願嘗試。

這反映了人格中的保守性與對變動的不安。他們在人生決策上也往往傾向維持現狀,缺乏探索動力。

 

沒方向感?但記得你們的紀念日

方向感不佳的人,未必是大腦辨位差。林萃芬指出,他們可能空間感弱,但對情感與事件的記憶特別深刻。譬如地圖記不住,卻能記得訂情紀念日、初次見面的對話。

這是一種情感導向型思維,擅長感受與連結,卻對空間與結構較不敏感。

 

開門拉椅子,風度在車內也延續

有些人一進車內依然維持體貼:為人開門、遇突發狀況時用手擋住乘客。這些微舉動,透露他們不只是表面紳士,而是真正在意別人的安全與感受。

林萃芬指出,這類人擁有高共感與自我角色認知,常在人際中扮演保護者角色。

 

畫路線圖的人,連人生也有SOP

這類人出門前必先規劃路線、備妥地圖、時間、停車場資訊。他們是「有計畫型人格」,不喜歡意外與混亂,凡事要有條理、有步驟。

林萃芬表示,這種人做事穩健、有遠見,往往能在長期規劃中發揮優勢,但對於突發事件的耐受力較低。

 

法規在他眼裡只是參考值

有些人習慣違規:闖紅燈、違停、亂鑽巷。他們對規則的容忍度低,喜歡挑戰邊界,講求效率,少了同理。

這類人性格中帶有叛逆與機會主義傾向,做事風格短線快速、不喜循規蹈矩。

 

法規遵守者,穩定但缺乏浪漫

與前者相對,奉公守法的人一板一眼、嚴守交通規則,生活中也井井有條。但相對地,他們不擅驚喜、不講情調。

林萃芬指出,這類人是理性與責任感的代表,但若另一半期待情緒交流與生活情趣,可能會感到單調。

 

看他怎麼停車,就知道他重視什麼

停車方式,其實就是價值觀的投影。有人堅持不花錢停車,寧願違規、停紅線,甚至造成交通堵塞,只為了節省幾十元,結果反而被開罰單得不償失。

也有人一味追求便宜停車場,不管多遠、不管時間多趕,甚至讓同行者為此受累。林萃芬舉例,有位朋友曾經抱怨追求者邀她出遊,為了省停車費,讓她穿著高跟鞋走了一段山路,結果腳痛得不行,原本愉快的行程因此破局,兩人的關係也就此止步。

從選擇停車地點的取捨中,可以看出一個人是重視效率、體貼他人,還是只關心省錢與自身便利。

 

開車是日常,也是潛意識的劇場

從加速、變道、罵人、選路線,到停車地點與車內氣氛,每一個舉動都是潛意識的投射。林萃芬提醒:「駕駛是一場心理測驗,不用出題也不需作答,行為本身就是答案。」下次搭便車或自己上路前,不妨多觀察、多覺察,也許你會重新認識你身邊的某個人,甚至,是你自己。

 

本文節錄:【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一書

作者簡介

林萃芬      

    
擁有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界量身設計「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的課程,協助企業界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為什麼她可以橫跨企業界與心理諮商界?事實上她曾經擔任文化及服務業顧問近十年,她表示,這是個心理學時代,人與人的接觸越來越短暫,如果缺乏辨別他人意圖的讀心技巧,不僅人際溝通常會面臨尷尬挫折,更會導致生涯發展錯失良機。有鑒於此,她致力於融合各個心理諮商學派的精華,活用於生活、人際、工作,輕鬆掌握人際優勢。

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聯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

著作:鍛鍊心理肌力:15項心理鍛鍊,擺脫那些職場與人際間的控制、害怕、停滯、危機與焦慮

林萃芬諮商心理師的生活EQ樂園 www.fannyeq.com.tw

 

《夫婦的世界》線上看

熱門文章
中國拳手披五星旗「蹦跳繞場」超高調 隨即被台灣消防員打爆
中國拳手披五星旗「蹦跳繞場」超高調 隨即被台灣消防員打爆

上報Up Media

遇詐拖垮全家人!豐原5屍慘案「大女兒臉書自介寫16字」一度不信被騙
遇詐拖垮全家人!豐原5屍慘案「大女兒臉書自介寫16字」一度不信被騙

CTWANT

「黃金投資詐騙」又一樁!台中小吃店父女檔落入殺豬盤陷阱 抵押4房背債3500萬
「黃金投資詐騙」又一樁!台中小吃店父女檔落入殺豬盤陷阱 抵押4房背債3500萬

CTWANT

《驚奇4超人》大反派「末日博士」驟逝!朱利安麥克馬洪癌症離世 享年56歲
《驚奇4超人》大反派「末日博士」驟逝!朱利安麥克馬洪癌症離世 享年56歲

CTWANT

小琉球新制上路!搭船「實名制」 蛤板灣潮間帶收60元
小琉球新制上路!搭船「實名制」 蛤板灣潮間帶收60元

TVBS新聞網

GD特展登上台北101!「包下3個樓層」售票、活動資訊一次看
GD特展登上台北101!「包下3個樓層」售票、活動資訊一次看

LIFE生活網小編

不斷更新/丹娜絲恐穿台!6縣市放颱風假 全台7/6停班停課一覽
不斷更新/丹娜絲恐穿台!6縣市放颱風假 全台7/6停班停課一覽

中天新聞

疲老闆離婚撕家庭醜陋面 答應結紮「妻卻出軌3男」:和別人生孩子
疲老闆離婚撕家庭醜陋面 答應結紮「妻卻出軌3男」:和別人生孩子

CTWANT

丹娜絲路徑百年罕見!走法似13年泰利颱風 全台曾停班停課
丹娜絲路徑百年罕見!走法似13年泰利颱風 全台曾停班停課

中天新聞

76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