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中國今天(18日)宣布對美國、歐盟、日本和台灣進口的共聚聚甲醛徵收最高達74.9%的反傾銷稅。
中國商務部在2024年5月啟動反傾銷調查,在調查啟動當時,美國剛大幅提高對中國電動車、電腦晶片和其他進口產品的關稅不久。
根據中國商務部,共聚聚甲醛可以部分取代銅和鋅等金屬,並廣泛應用在汽車零件、電子產品和醫療設備等產品。
中國商務部今年1月表示,初步調查認定有傾銷事實,並從1月24日起以保證金形式實施初步反傾銷措施。
根據今天的公告,中國對來自美國的進口徵收最高的反傾銷稅率,達74.9%,而歐洲進口則將面臨34.5%的反傾銷稅率。
中國對日本進口徵收35.5%的關稅,不過對旭化成集團(Asahi Kasei Corp)徵收特定的24.5%關稅。
來自台灣的進口則被課徵32.6%的關稅,但對台塑集團( Formosa Plastics)徵收4%的關稅,台灣寶理塑膠公司(Polyplastics Taiwan)則被課徵3.8%的關稅。
值此之際,在中美雙方於12日同意互相削減高額關稅90天後,中美貿易戰緩和的希望上升,為中共喉舌的環球時報(Global Times)16日表示應延長這項協議。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國16日在南韓舉行會議後發表公報,警告全球貿易體系面臨「根本性挑戰」。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香港火速為基本法23條立法訂附例 南早:北京定死線
川普稱若無協議中方會分崩離析 願訪中晤習近平
中國減持美債 3月持倉規模退為第3大持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