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起令人費解的事件在台灣鐵路上演。一名在嘉義縣某石材廠工作的越南籍胡姓男性移工,於5月7日晚間搭乘台鐵區間車時,不慎將一個裝有400萬元現金的黑色手提袋遺落在車廂內。這筆金額創下台鐵拾獲財物的紀錄,也引發了一連串的調查。
台鐵新營站的站務人員在列車進站時發現了這個手提袋,打開後驚見滿滿的現金。同時,胡姓移工向台南站求助,表示遺失了裝有現金的提袋。鐵路警察局高雄分局隨即介入調查,清點後確認金額高達400萬元。
然而,當被問及這筆巨款的來源時,胡姓移工的說法出現諸多矛盾。他最初聲稱這是「姊夫」要發的薪水,但經查證後發現「姊夫」只是某人的代稱。後來他又改口稱這些錢都是朋友的,來自多處,但對於具體用途卻無法清楚交代。
胡姓移工在嘉義的石材廠工作已有10多年,月薪約3萬多元。面對媒體的追問,他只是簡短地回應「我不知道」或「我要上班」,拒絕進一步解釋。
由於胡姓移工無法說明資金來源,台南地檢署已扣押這筆鉅款,並朝地下匯兌方向展開調查。警方指出,地下匯兌俗稱「匯水」,是一種非法的資金流通方式。這種做法在越南部分鄉下地區很常見,主要是因為一些移工不信任仲介,或是逃逸移工無法使用正常管道匯款。
警方表示,他們曾偵辦過類似案件,發現幾乎每個小型移工團體中都有人兼職從事地下匯兌。這種非法匯兌模式比正常管道更快速,通常是在台灣收取台幣後,立即在越南給出相應的越南盾。
南檢表示,目前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主要朝銀行法方向偵辦。他們將努力釐清事實,如果調查結果顯示沒有違法行為,這400萬元將會歸還給胡姓移工。
這起事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猜測。有人質疑這筆錢可能涉及非法活動,也有人同情移工的處境。無論如何,這個案件凸顯了外籍移工在台灣面臨的金融困境,以及地下匯兌等非法金融活動的猖獗。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這類問題的監管和解決方案的研究。
本文由《品觀點》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