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日宣布,自9月新學期起,高中以下學校原則上將實施手機集中管理政策。但近日新北市板橋高中學生卻因新校長曾推動手機禁令,還未上任就發起抗議,引發社會關注。有教師批評,「教育部對手機管理的態度太過鬆散,最後還是把責任丟給學校。」高中生則批評政府便宜行事、忽略不同階段學生的差異。
中和高中校長劉淑芬8月1日將轉任板橋高中,板中學生卻在校慶時貼出「板中不需要威權校長」布條,理由是不滿劉淑芬在中和高中推動手機禁令,讓新校長還未上任就遭學生下馬威。教育部近日將公布校園行動載具管理規範,原則上採取統一管理,今年9月新學期起實施,恐再度成為校園師生間的未爆彈。
新北市林口高中黃同學表示,高中與國中小在自我約束、訊息辨識的能力上,具有明顯差異,但政府卻「一視同仁」管制,根本是在便宜行事、忽略不同階段學生的差異。
北市一所私立高中張姓教師表示,目前學校已實施手機集中管理,學生到校後便由導師統一收取,但執行上保有彈性,若學生表明有正當使用需求,教師也會酌情處理。他指出,這項措施學生與家長普遍都能接受,執行順利。
另一名在北市任教的林姓國中老師則說,為了讓學生專心上課,每天早上會統一收取學生手機,必要時由老師代為聯繫家長。不過她對教育部此次公布的新政策頗有微詞,「教育部對手機管理的態度太過鬆散,最後還是把責任丟給學校。」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學生透露,雖然學校有規定手機要統一保管,但會準備兩支手機,一支交給老師保管,大多是不使用的備用機,平時使用的手機則會藏起來,有時候會在課餘使用查資料或玩遊戲,只要不要太過招搖,老師大多也不會強制沒收。
「說到底,還是老師在扛」,一名國中老師指出,政府擔心觸怒學生與家長,學校也害怕招惹爭議,因此多採取保守做法,真正承擔壓力的還是第一線教師。
針對板中風波,有教團代表私下透露,教育部對於管理高中職手機始終不敢有作為,主要是有學生組織與特定團體與學生串聯,這些人未來都會成為首投族,基於選票考量,教育部也不敢怎麼樣。